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性灵的感悟——当代女性绘画之思(2)

2014-02-11 02:40
导读:笑把金针刺牡丹花心浓艳情难已等。此处,花儿的图像成了情色性征的图像的暗喻、提示和含蓄的表达,不过却是一种一看就晓得的隐语。那么,花的表现
“笑把金针刺牡丹……花心浓艳情难已”等。此处,花儿的图像成了情色性征的图像的暗喻、提示和含蓄的表达,不过却是一种一看就晓得的隐语。那么,花的表现对于女性艺术家来说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定位?是该宣扬花是女性的专属,陶醉于对花的自恋和满足男性的审美情趣的需要?还是将视线从“花一红一性”的传统意象关联中跳出,寻找和发掘新的“女性视点”来表现?值得庆幸的是:“花”这个意象关联在中西女性艺术家的笔下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她们在创作时利用花的传统象征意义,表达当代社会中女性被侵犯、被窥探、被虐待及成为性尤物的生存境遇。
  譬如,美国现代派女画家奥基芙始终是了不起的,在“花”这个意象关联的艺术探索中她是成功的,她虽属于早期女性主义艺术的典型代表,她所描绘的花虽具有性的引喻性,但她却把传统观念视为羞耻的女性生殖器表现得光辉灿烂和强而有力。有人说:“这种风格在美术史第一次属于一位女子”,她的画确实让人感觉到一种朦胧状态的生命。那里,人类、动植物属于不可分辨的一体。她采用了花卉、叶子还有一些抽象的物体等作为自己绘画的主题,在她的眼里,整个世界是具有母性意味的,并用一种象征性的符号打开人类的某种意识领域,她的艺术虽表达了一种母性,但并非是对母性充实感的夸张和想象。相反,恰恰是一种虚无的体验和欲望。
  奥基芙这种较为委婉含蓄的引喻象征方式实际上与原始时期崇拜的母性生殖是殊途同归的。无独有偶,当代中国画界最为直接和露骨的是陈羚羊的《十二花月》(2001),透过传统样式的镜子,看到的竟是“真实”的流着经血的女性生殖器官。一年十二个月月月开花的诗意中国传统观念,隐喻着一年十二个月月月见红的赤裸的女性生理事实;老式镜子、花窗格式等中国传统形式,阴柔、稳重的光色处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理,笼罩着女性性器官、经血的直接刺激。陈羚羊作品对女性问题的直接选择,对中国传统与女性相关和女性化形式的使用,都体现得十分巧妙。
  由此看来,同样的性别研究和女性意识的表现,在不同种族或东西方女性艺术中的表现有着很大的差别:同样是隐喻的性的表现,西方的女性艺术家是开放的、直接的和大胆的,中国的女性受传统中国文化的影响,艺术作品比较含蓄而显压抑,作品中的受难和被摧残、被撕裂的痛感较明显,忧伤、无奈多于激愤。由于巧妙的转换,使得文化含义比较丰富和多义。也因为转换的巧妙,语言形式往往显得隐晦,借用的习惯符号形式要多于创造性符号,形式语言的提炼和创造尚显力度不足,从而由此减弱了批判的力度。
  其实在我看来,透过女性自己的眼睛来正视身体的真实,以应对传统顽固男性意识、男性霸权,对传统男性社会挑战和逆反,作为发展过程中局部范围内的一个阶段性策略还是勉强可以理解,而且为了挣脱束缚也确实需要有一定的力度和强度,有点矫枉过正是情理之中的事,以此可以唤起女性整体的觉醒,引起男性的注意和社会的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背景,才能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它,不能撇开时空条件去要求。值得庆幸的是,当代艺术界呈现一片开放姿态,不断成熟的女性艺术作品也脱掉了原有的阴柔气。女性已经不再满意自己在男性审美标准下的角色和地位,不再对作品机械地进行概念组合,开始逐渐确立一种对自身性别的认同和自觉的理性意识,开始逐渐从性别差异中发现认识自己的价值。她们开始尝试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在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注入自己的理解和体味,在表现生活的同时,折射着自己的情愫。用“女性视角”去诠释艺术世界时,与男性艺术家、同时也与以往任何时代的女性艺术家拉开了距离,正是这一特殊的现象,使得现当代的女性绘画形成了一个可以“说长道短”的热闹局面。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但同时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我们仍没有看到像《晚宴》那样具有世纪震撼力的女权主义艺术作品出自中国女性艺术家手中。前一段时间在南京博物院展出的“前卫”自拍艺术,自暴下体于公众,充其量算得上是一股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勇气,但能否称之为艺术,着实有待于商榷。如今,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比古代女子幸运多了,现代社会对于女性绘画的认可态度较以前也宽容大度多了。
  在开放的环境中,女性艺术家介人艺术已经不再是问题,艺术创作中也没有必要时不时地作出苦大仇深状、愁眉紧锁状;耐看的、温婉的、阳光的,洋溢着女性独特风韵的艺术作品也不失之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此刻如果仍然继续采取强烈甚至偏激的做法,我觉得那是不正常也是没有必要的。真正的艺术是什么?艺术绝对不是对类似题材的变相复制,要把女性从艺术创作的符号中解救出来,也并非只有描画性器官这一种方式。女性迥异于男性的不仅仅是躯体,更多的还在于她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她们迥异于男性的思维,倘若稍微通晓这一点,仅在生理器官上做表面化的文章,女性艺术将会陷人多么可笑的境地。任何一个曾经的主流和前卫都会退居为边缘,我们不想看到的是:女性艺术家过分注重感性而轻理性,单纯追求回归生理本能快感的愉悦而回避批判现实的自觉。西蒙·波伏娃有这样一段话:“只要女人还挣扎着去蜕变成一个与男人平等的人,她就不能成为创造者。”这是说两性的差异是相对的,也是本源的。女性如果因“阳具艳羡”而自惭形秽,就无法改变自己的屈从地位,也无力成为人类文化创造的主人。

  三、“母性之爱”——男性艺术家与女性艺术家之异同

上一篇:浅析敦煌420窟隋代壁画的艺术风格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