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西方审美现代性有这样三种范式:(4)
2013-05-01 18:26
导读:[4]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 卢卡契.徐恒醇:审美特性第2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6] 周辅
[4]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 卢卡契.徐恒醇:审美特性第2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6] 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7]席勒.张玉能:秀美与尊严.[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8]蒋孔阳:19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德国卷.[C].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9]康德.宗白华:判断力批判上.[M].第15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0]席勒.冯至.范大灿: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1]海德格尔.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上.[C].北京:三联书店,1996.
[12] 马尔库塞.李小兵:审美之维.[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转引自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4] 尼采.周国平:偶像的黄昏.[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15] 马泰•卡林内斯库.顾爱彬.李瑞华: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