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八卦起源占卜(数卜)论分析化毕业论文(4)

2013-06-16 01:04
导读:有一种观点,认为占筮源于龟卜(亦即八卦起源于龟卜),也颇为流行。如郑万耕先生说:据近人研究,占筮原于龟卜。《周易》卦画自下而上与后来成为

有一种观点,认为占筮源于龟卜(亦即八卦起源于龟卜),也颇为流行。如郑万耕先生说:“据近人研究,占筮原于龟卜。《周易》卦画自下而上与后来成为通例的甲骨刻辞的顺序相一致,而六段爻辞与卜句契辞六句之数尤合。《周易》中断定吉凶的辞句同甲骨卜辞相比,许多字也是相同的 ……这说明,《周易》六爻成卦和其中的占辞是脱胎于或模仿卜辞的”[20]。究竟八卦怎样从龟卜发展而来,这段话语焉不详。朱渊青先生认为龟卜序数与筮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周易·系辞》占法说“挂一以象三”,《屯乙》三二八七、三四七五两甲所刻序数左右都是一至七,而“一”为左右两组共用,《老子》又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卜甲序数左右共用“一”有“一以统始”之意,故“挂一”不用,来自龟卜数。再如《周易·系辞》说“分而为二以象两”,合于龟甲卜辞左右对贞,数、兆、辞相随,数的刻记、贞辞语法均习惯左右相对、一正一反。又如易数以五为生数、十为成数,而龟甲序数由一至十而止,卜用多龟至“五”而止,“五”为本数加倍而为十,故序数至十止。又引孔颖达《左传正义·僖公四年》“龟以本象金木水火土之兆以示人,故为长;筮以末数七八九六之策以示人,故为短”,认为“龟卜兆象的序数由一至十,而卜用多龟则至五而止。一二三四五是为本数,易筮以七八九六为数,故称末数。末数引伸本数而来”[21]。这些联系即使成立,它也未能说明龟卜序数怎样变成了数字卦,而且为什么又不是龟卜序数、兆辞的刻记方法模拟和演绎了阴阳八卦的原理、观念呢?距今5500年前崧泽文化数字卦中已有一二三四五六等筮数,它们又怎么可能自商周龟卜序数一二三四五“引伸”而来呢?所以朱先生说“当记录兆象的序数的数理逻辑被应用起来时,符号化的筮数便逐渐替代了形象化的卜兆,于是商人便开始通过数去解释、预卜自然万象;当商人发明筮数时,他们就开始寻求各种演绎数的方法,最终八卦六十四卦出现了”[22]不仅与考古材料不合(崧泽文化中已有数字卦、筮数),而且也是用一种抽象的、含混的、含义不能确指的说法代替了论证。有些论著推测“最古老、最简单的数卜,应是用两个相同的能够标明正、反两面的物体,抛掷落下后看其正、反面的数目,抛掷的结果可能两正,或两反,或一正一反。如果把两正定为吉兆,那么两反就是凶兆,一正一反是中间状态”,而且“这个时期卜的最好用具是蛤壳”,但“随着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增大,这种简单的占卜,不能适应越来越复杂化了的社会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在决定重大问题时,人们不想草率从事,必然要进行多次‘卜’,卜具也自然会从只有表示两个数目的物体,发展成为数量较多的物体,把卜的结果用数字记录下来,就产生了‘数字卜 ’——筮。组成卦的数字,已经不再表示物体的数量,而是某种趋向的象征”[23]。这里仍然是用假设、含义不明确的说法在卜与筮(数字卦)之间建立了虚假的联系:用蛤壳或其他物体抛掷看其正、反面,实际得到的是“象”而不是“数”,如一反一正、两反两正、三反三正,只能各自规定为“阴”、“阳”,而不能都记数为一、二、三。商周数字卦中一至十这十个数都有,“卜具”应该有10个而且必须规定每卜只记正面或反面数,这样卜六次才能得到商周那种数字卦。但商周数字卦只有三位、六位卦而且存在按奇偶、阴阳对二、三、四进行归并,故此种“卜”法实即求卦法,是以八卦六十四卦的存在为前提,而不证明八卦六十四卦源于数卜。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屈万里先生认为《易》卦因袭龟卜,他对二者作了多方面的比较:“㈠卦画上下和顺序合甲骨刻辞的顺序,㈡《易》卦反对的顺序合甲骨的左右对贞,㈢《易》卦爻位的阳奇阴偶合甲骨刻辞的相间为文,㈣《易》卦九六之数合龟纹,那些意境雷同的情形,都不会是偶合。”所谓“九六之数合龟纹”是指:由于龟壳是双层的,外为盾板,里为骨壳即龟甲,盾板由一条中线(千里路)一分为二,再由五条横线分为相叠的六排,而腹甲被纹路割为左右四排上部中央又有一小块“内腹甲”,屈万里先生认为腹甲有中,其数为九,盾板无中,其数为六,有中是阳,无中是阴[24]。屈万里先生的研究除九六之数与龟壳纹路的比附较为牵强外,颇有道理,但亦未能说明八卦符号及阴、阳爻画怎样据龟卜产生,也与商周数字卦无涉。李大用先生又据五块西周甲骨论证八卦起源于龟卜,认为甲骨灼后基本上有--、—两种形式,甲骨卜兆多以三条裂纹为一组即一事三卜,于是有八种可能即八卦之产生,在殷人“卜用三骨”、“习卜”的基础上,周人通过“卜用三兆”、“重卜三兆” 而得到八卦、六爻、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25]。虽然李先生指明了八卦符号阴阳爻来自于龟卜裂纹,但仅据五块西周甲骨论证八卦起源,显然并无说服力。事实上甲骨兆纹是没有规律的。《史记·龟策列传》说:“灼龟观兆,变化无穷。”有学者分析认为:“兆之所以为兆,就因为它变化无穷。殷代的甲骨卜和欧洲的肝脏卜在形式上相距甚远,而有一点却是非常相近的,那就是甲骨卜的裂纹和肝脏上的经络有相同之处:它们都是无规则的,就象一座森林,仿佛到处都是路,又仿佛一团乱麻,一条路都没有。而神意就隐藏在这种有路和无路之间。这种特殊的纹路本身并不是神意,但它能把你引向神意,神意就从那里被引伸出来[26]。总之,虽然不少学者都在说占筮或八卦起源于龟卜,但迄今未能说明八卦符号和占筮与龟卜之间的内在联系、必然联系,而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关于甲骨刻辞与阴阳八卦象数理的吻合之处,笔者认为应是前者模拟后者,而不是后者源于前者,因为远在商周之前的史前时代已有六位数字卦、八卦六十四卦的存在。在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青海乐都柳湾墓地出土陶器符号中,笔者发现有两个并列在一起的六位数字卦,在两数字卦的下端还夹了两个重叠的数字“六六”[27],推测应是在起卦过程中废弃的卦爻,或可证明当时八卦符号的画法也是自下而上。故商周甲骨刻辞自下而上的顺序应该是模仿和模拟了八卦符号的画法。不仅如此,由于卜筮并用至少在殷代武丁、康丁时代就“有案可查”了,占筮所得之数字卦与占卜所得之兆纹、筮辞与卜辞见于同一甲骨也不奇怪,甚至卜辞中还“应该区分出一部分卦辞” 来[28]。
上一篇: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属性初探化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