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报告文学创作缺乏生机的原因还在于作家思维和行动存在着一定的单一和局限性。近几年来,报告文学的题材并不单一,甚至可以说是丰富多样的。可是,因为作家们都在用力地在自己熟悉的题材领域活动,思维和写作较少与社会生活的热点话题相沟通,作品的内容也与现实的生活矛盾有间距,在某些老的题材上由于缺乏更新的开掘,所以,创作既缺少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冲击力,也显示不出某种集团的优势来。例如,张建伟和李鸣生是近些年在报告文学创作中表现最为出色的两位作家。张建伟在历史题材的现实报告中很有特性和成绩,已经发表的《大清王朝的最后变革》和《温故戊戌年》,受到人们很好的评价;李鸣生创作的“航天四部曲”(《走出地球村》、《飞向太空港》、《澳星风险发射》和《远征三万六》),也是获得人们好评的作品。张建伟、李鸣生在他们自己选择的题材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这是一个不能人为忽略的事实。然而,他们二人的作品在题材上都与现实社会生活有一定的间隔,尽管在较深的层面上对于现实有着用心的关照,但在一般的读者看来,他们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似乎属于历史和已经过去好久时间的事情了。他们二人在创作上似乎也没有多少相互的联系和呼应,自成格局,各自为战。还有,像徐刚。徐刚是比较早地参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题材创作的报告文学作家,他的《伐木者,醒来!》当初发表出来时,曾经使许多人感到震动。这几年,徐刚没有放弃这方面的写作,先后又发表了《最后的疆界》〔28〕和《水啊,水》〔29〕等相近题材的作品。作家为写这些作品所花费的工夫,作家对于生态问题的关注和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使每一个读过他作品的人都会感到震惊。可是,这些作品,似乎已经没有了《伐木者,醒来!》发表时那样的震动了。也许,是因为人们对这样的问题已经熟视无睹,或许是作者的这些作品除在呼吁的内容上有所区别外表现出了认识和手法的单一所致。这样的现象还存在于黄传会、何建明、卢跃刚、邢军纪等人的创作活动之中。总之,报告文学作家们的创作单打一,缺少对某一个共同目标的追求,缺乏相互有力的创作竞争局面,也是报告文学创作成绩得不到整体显示,造成强烈影响的一个原因。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回顾1997年的报告文学创作,首先要提到陈祖芬的《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开心》〔30〕。这是作家在偶然情况下选择的创作题材。然而因为题材和人物对象的生动性和诱惑力,作家的写作就显得十分的投入。陈祖芬在作品中把自己对大连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和薄熙来作为大连市市长所具有的人格魅力的发现,在一种似乎不经意的描写中进行了真实生动的报告,使人们对于大连的认识,对于薄熙来的认识一下子从传说转变为现实的感受,从感觉上升为理性的理解。报告一座城市的巨大变化和描写一个市长的政绩与性格,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陈祖芬因为有了多年写作经验,有了她锐敏的感觉和观察,所以,她的作品虽然描写的是薄熙来在大连市工作的一些片段,几个镜头,但却把大连的变化,把大连的面貌和状态,把薄熙来思维新奇,行动果敢,富于想象,勇于开拓,极具现实和浪漫的性格和做派表现得非常真实与充分。薄熙来说,多为老百姓做好事最开心。我们在陈祖芬的作品中看到了薄熙来不断做好事和不断开心的许许多多。尽管,他的每一次开心也许都伴随着艰难或苦涩,可现实就是这样个多矛盾的世界,谁又能够躲避得了呢!类似的作品,还有文乐然报告大庆新“铁人”王启民以科学的杠杆掀动大庆航船继续前进事迹的《宁静地带——走近王启民》〔31〕;秋叶报告长沙市市长袁汉坤事迹的《市民与公仆》;何建明报告常熟市蒋巷村党支部书记常德胜带领群众艰苦致富的《共产党员》〔32〕;罗盘报告河南卫辉市唐庄乡乡党委书记多年为农民干实事,解决实际困难事迹的《太行公仆吴金印》〔33〕;余炳年、陈淑敏报告河北井陉县人民为摆脱贫困所进行的艰苦努力和市县两级不少有关扶贫干部无私牺牲事迹的《让历史原谅我们》〔34〕等作品,都是各有动人之处和自己特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