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卢梭与中国近代文学化毕业论文(2)

2013-07-15 01:12
导读:《狮子吼》是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和政治活动家陈天华的一部章回体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政治小说。小说借鉴了日本政治小说《雪中梅》的写法,以倒叙

    《狮子吼》是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和政治活动家陈天华的一部章回体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政治小说。小说借鉴了日本政治小说《雪中梅》的写法,以倒叙的手法展开,先叙述中华民族光复后五十年的繁华富强景象,然后再回叙故事始末,描写光复前狄必攘等一批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在民权村开展革命活动的过程,体现出鲜明的民主革命思想。小说写狄必攘他们成立自治会、演说会,宣传卢梭的《民约论》,组织一系列革命活动。书中人物的实践活动显然是作者的精心设计,从中寄托了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而小说开头所展现的国富民强的动人图画则蕴含着卢梭学说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的美好寓,意。

     柳亚子的剧本《松陵新女儿传奇》是个案头曲本,剧中只有一“旦”,辫发西装,自称“谢平权”,是个接受新思潮影响、追求妇女解放的新女性。剧中她以“卢梭 ”自比,唱道:“高唱自由歌,巾国卢梭,回天难挽鲁阳戈”。又云:“思我中华老大帝国,积数千年专制淫威,迂墟谬论,把国民的天赋权利,自由性质,收拾得干干净净”,她认为民族兴盛的希望在于妇女解放,“不如抖擞精神,实力运动,广开女智,收回女权,女权一昌,国势自盛,也不怕长蛇封豕的政府,雄狮猛鹜的强邻了”。

    此外,曾朴的历史小说《孽海花》也提到了卢梭的《民约论》,但与上述作品角度不同,写的是抱持改良主义的人物对卢梭的《民约论》心怀不满,甚至将其视为洪水猛兽。曾朴是近代著名小说家和翻泽家。曾跟从陈季同学习法国文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读过卢梭的著作,他写 ((孽海花》就是要表露自己反对清王朝封建专制的革命倾向,为当时蓬勃兴起的民主革命运动推波助澜。作者还在小说中借陈千秋之口表达了自己的革命主张:“ 现在,我国根抵不清,就是政体好到万分,也是为他人作嫁,于自己国民无益,所以缓进主义都用不着,惟有以霹雳手段,警醒二百年迷梦,扫除数千万腥擅,建瓴一呼,百结都解,何患不为亚洲盟主呢?”

    有意思的是,卢梭的《民约沦》有时还会作为道具出现,成为作品中人物“民主”、“革命”的象征。江苏无锡人张肇桐1904年写的《自由结婚》记叙一对青年所进行的反满抗清革命活动,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男主人公绝世英雄黄祸到女主人公绝代美人关关家,“见其壁上挂着两幅天文地舆图,古今东西女豪杰的照相,书桌上罗列着各种普通教科书及《政治浅说》、《民约论讲义》、《通俗法兰西革命史》等书……。1906年新小说社刊行的十回本社会小说《立宪镜》主要记叙了伪维新派人士的种种丑态,小说中写曾游学英、法、比、德诸国的主人公金人一心立宪,回国后到上海考察国民程度,不巧“走错路头,误入自由村”,“见主人几上之《民约论》,心中揣度系何等人物,夜问梦遇革命党造反,立宪立不成了”。

    (三)卢梭以文学形象出现在小说的楔子中,向小说中的人物宣传革命思想,撒播民主火种,如蕊卿的(( 血痕花》、怀仁的《卢梭魂》等。

    蕊卿的《血痕花》主要记叙巴黎大学生美藤守正在法国大革命的作为。楔子写一留法中国女学生在七月十四日法国大革命纪念日,回想自己的祖国被列强瓜分,心痛之极,梦卢梭,与自己畅谈打破专制之志,梦醒后得一书《血痕花》,遂将其中革命史实编译出来。

    怀仁编述的社会小说《卢梭魂》是一部正面宣传革命思想的书,在写作上采用了荒诞魔幻的手法,以障耳目,“楔子假托卢梭的阴魂来到东方与黄宗羲、展雄、陈涉一起,结为同志,预备推翻阴间的君主专制,为阎王所擒,逃至人间,演出这段故事书名《卢梭魂》即本此”。

    在中国近代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卢梭的《民约论》填补了中国人信仰的虚空,给中国带来生的希望。因此对卢梭思想的介绍和宣扬就明显带有了功利的色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卢梭在中国近代文学中获得了空前崇高的地位,在诗文中被称作“医国之手”,他的《民约论》被为“灵药宝方”,小说家们在作品中更是借人物之口小遗余力地宣传他的学说。然而,对于积重难返的中国而言,革命绝非一蹦而就的易事,何况卢梭的政治理论本身极其丰富复杂,在实践上有相当大的弊端,因此,随着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卢梭和他的《民约论》开始淡出中国的思想政治舞台,自然,在中国文学的舞台上,卢梭也就随之销声妮迹,但他在中国近代文学中留下的痕迹却是不可磨灭的。

上一篇:鲁迅与当代中国化毕业论文 下一篇:席勒的冲突论与黑格尔的冲突论化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