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回回人与中西文化交流(4)
2013-07-21 01:02
导读:于中亚穆斯林地区,他们与元朝继续保持着、、往来。许多回回人带着汉地先进的经验到中亚,帮助蒙古统治者进行治理,回回人牙老瓦赤就是这样一个人
于中亚穆斯林地区,他们与元朝继续保持着、、往来。许多回回人带着汉地先进的经验到中亚,帮助蒙古统治者进行治理,回回人牙老瓦赤就是这样一个人。
牙老瓦赤及其子乌思忽惕本为花剌子模人,他们是在成吉思汗征服花剌子模时从兀笼格赤投奔成吉思汗,并进献管理城市的策略,受到成吉思汗器重。遂命其子乌思忽惕与镇守官一同管理不合儿等城,又命牙老瓦赤管北平。后来牙老瓦赤受命管理河中地区。河中地区指乌浒水和锡尔河之间的地区,其核心是不花剌和撒马尔罕。牙老瓦赤采用从汉地学到的管理经验,在河中推行一种类似人头税制度,以减轻当地人们负担。因当时蒙古统治者征收的各种苛捐杂税太多,百姓因此流散。自实行人头税后,不得再行征收或另行摊派。蒙哥也采纳了这个办法,下诏在波斯等地实行。
不久牙老瓦赤被调回北京,管辖汉地,但他的儿子仍留在河中。"合罕把整个契丹诸地交给马合木、牙老瓦赤管辖,把别失八里和哈剌火州,即畏吾儿斯坦的土地、于阗、喀什葛尔、阿力麻里、海押力、撒马尔干及不花剌,直到乌浒河岸,交给牙老瓦赤之子乌忽惕伯。"[19]元朝与伊利汗密切的政治关系,为这个时期中国与伊朗及阿拉伯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有不少精通中国天文历法、、的各类学者到伊利汗国任职。蒙古学者还将中国的钞法介绍到伊利汗国,阿拉伯人因此认识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制度。
总之,蒙古的西征及元与中亚各汗国的亲密关系,为中国与阿拉伯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著名的中国印刷术、火武器等科学技术就是在元朝开始传入波斯阿拉伯和欧洲。同时波斯、阿拉伯素称发达的天、医学等方面的大量成就也被大量介绍到中国来,回回人在元代中西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1] (美)希提.阿拉伯通史:下册[M].马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 李振中.伟大的家、科学家、医学家伊本·西那[J].回族研究,2002(2).
[3] 纳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译者序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 邱树森主编.中国回族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5] (南宋)徐霆.黑鞑事略.疏证[M].
[6] 白寿彝.元代回教人与回教[A].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上册[C].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
[7] 元史·历志[M].
[8] 明史·历志[M].
[9]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0] 宋岘.回回药方考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1] 马建春.蒙元时期"回回炮"的东传及作用[J].西北研究,1996(2).
[12] 元史·亦思马因传[M].
[13] (伊朗)玛利亚姆·达芙塔瑞.中国回族和伊朗穆斯林双方伊斯兰文化的主要共同点[J].王建平译.回族研究,1998(2).
[14] 陈高华.关于亦思替非文字[A].中国伊斯兰文化[C].北京:中华书局,1996.
[15] 叶亦良主编.伊朗学在中国
[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6] 元史·祭祀志[M].
[17] (澳)莱色列,瓦塞尔.刘智所使用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资料[J].王东平,邵红英译.回族研究,1998(4).
[18] 冯家升.从历史上看阿拉伯与中国的友好关系[A].回族史论集[C].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19] 何高济,陆峻岭.元代回教人物牙老瓦赤和赛典赤[A].元史论丛:第2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