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2001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2)

2013-07-30 01:03
导读:第54辑)通过对北周《大律》篇次、《大律》与北齐律在赎金、十恶等制度上的相似性、《大律》与隋律的承继关系,及《大律》流刑、赎刑的仔细考察,认
第54辑)通过对北周《大律》篇次、《大律》与北齐律在赎金、十恶等制度上的相似性、《大律》与隋律的承继关系,及《大律》流刑、赎刑的仔细考察,认为自程树德、陈寅恪先生以来认为北周律是“礼律凌乱”和“非驴非马”的认识有厚北齐薄北周的偏颇,这也使学者对隋唐制度的渊源认识更深入了一步。
  此外,其他各种典章制度的研究成果有:赵昆生《曹魏尚书研究》(《郑州大学学报》第1期)、庞骏《北齐储君制度探论》(《许昌师专学报》第1期)、张敏《魏晋南朝抚恤制度述论》(《文史哲》第5期)、魏崴《北魏的封建化进程》(《文史杂志》第3期)、张萍《北魏以来均田令的演变与修订》(《云南学院学报》第5期)等。
  史实、重大事件。三国、晋方面,于涛《论汉魏禅代的“军府”模式及其影响》(《山东大学学报》第2期)认为曹操的军府通过在司空府中增充军事参谋职官、领护军成为司空属官等措施,使汉尚书台成为军府附属,军府成为取代汉廷的新朝廷,曹丕以禅让的方式最终完成王朝更替。这一“军府”禅代模式被魏晋以后中古各王朝所仿效。王永平《曹魏苛禁宗室政策之考论》(《许昌师专学报}第3期)考察了曹魏苛禁宗室的主要措施(虚封、严禁交结、禁锢诸王)并认为曹魏宗室政策是失败的。他还在《曹操立嗣问题考述——从一个侧面看曹操与世族的斗争》(《扬州大学学报)第5期)中认为在曹丕、曹植争嗣背后隐藏着曹操与世族势力的冲突。
  两晋南朝政治方面,龚荫《晋代北方民族政权诸王辑略》(《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第3、4期)对晋代北方11个民族政权诸王之驻地、族属、世系、事迹四方面问题作了梳理和考证。陈金凤《西晋安吴与东晋立国江东》(《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对西晋平吴后采取的一系列安抚、吸收江东士族入朝的政策作了考察。他还在《试论东晋守国的中间地带战略》(《江西科学》第4期)中认为东晋积极争夺和保持对中间地带(淮南、荆襄、秦岭)的控制权确保了政权的生存与发展和淝水之战的胜利。李小红《论义兴周氏与两晋之际的江东政局》(《宁波大学学报》第3期)考察了魏晋时期江东武力强宗义兴周氏,认为义兴周氏在两晋之际三定江南又三次反晋,反映了江东大族与皇权和“侨姓”士族之间的复杂关系。庞骏《东晋士族与兵权》(《中国史研究》第2期)对田余庆先生在《东晋门阀政治》一书中提出的“士族专兵”的现象作了具体的量化考察。张兴成《晋末宋初东晋宗室政治活动略探》(《浙江学刊》第5期)认为整个东晋时期宗室势力对当时各种政治力量的发展起了平衡作用,有效延缓了晋宋禅代的进程。孙丽《晋宋之际门阀士族由竞进到退让的历程》(《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第l期)对刘宋统治者对门阀士族的限制、打击,迫使门阀士族一步步退出权力中心作了考察。李琼英《刘宋时期宗室内乱原因之我见》(《许昌师专学报》第1期)认为刘宋内乱原因在于宗王势力过大,帝王及宗王素质较差,皇位继承失序。张灿辉《雍州势力与梁代政治》(《文史》总第56辑)探讨了雍州势力崛起、发展、鼎盛及衰落的过程。李天石《试论南朝奴客的身份问题——以刘宋符伍问题的讨论为中心》(《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第3期)认为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关于“符伍”问题的辩论反映当时士庶之间在法律规定的量刑标准上并无明确区别,奴客在法律上已逐渐由权利客变为有部分权利的法律主体。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十六国北朝政治。吕一飞《匈奴汉国的政治与氐羌》(《研究》第2期)对匈奴刘氏建立的汉国中氐羌地位作了考察,认为氐羌与匈奴间的矛盾是汉国灭亡的原因之一。[韩]李椿浩《十六国时期的“勤王”及其政治功能》(《晋阳学刊》第1期)以前凉、前燕为典型,考察了十六国时期“勤王”旗帜出现、发展至结束的过程。二文均为填补空白之作。何德章《鲜卑代国的成长与拓跋鲜卑初期汉化》(《武汉大学学报》第1期)考察了鲜卑拓跋部在幽并边地汉族士人的影响下改变部落形态向专制政体转变的过程。刘长旭《巫筮图谶与北魏前期的政治斗争》(《许昌师专学报》第4期)讨论了拓跋鲜卑的卜筮习俗和汉族士大夫参政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认为巫筮图谶在北魏前期政治斗争中发挥了特殊作用。张承宗、朱慈恩《论北魏前期的“新民”》(《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认为北魏前期的“新民”是指在北魏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被北魏迁往京师平城及其附近地区的人民,到后来新民的含义扩大为新附之民。北魏在新民中实行计口授田制度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
  此外这一领域的论文还有:余世明《个体人格与人才聚合:论三国鼎立的决定性因素》(《贵州大学学报》第2期),李文才《义熙伐蜀与晋末宋初政局》(《河北学刊》第1期),张承宗、孙中旺《会稽孔氏与晋宋政治》(《浙江学刊》第5期),陈春雷《京口集团与刘宋政治》(《苏州大学学报》第4期),唐春生《萧嶷与齐武帝之“夙嫌”析——兼及与文惠太子之关系》(《重庆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等。《成都大学学报》第2期开辟了“三国与诸葛亮”专栏,收录了6篇有关论文。对相关问题作了研究。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人物。黄少英《魏晋人物品题与寒门仕进》(《学术月刊》第12期)认为魏晋时期人物品题在魏晋之际、两晋之际和晋宋之际为寒门仕进打开了路径。王仕举《南朝人物的分布及其成因》(《许昌师专学报》第4期)认为整个南朝人物分布涉及县数最多的省是今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在具体人物研究上,宋战利《试论曹操的自卑感》(《史学月刊》第3期)、李兴斌《论曹操的军事才能》(《济南大学学报》第6期)对曹操的、能力作了考察。孟祥才《论荀彧》(《史学月刊》第1期)、孙明君《荀彧之死》(《东南大学学报》第3期)都认为荀彧即不是拥曹派,也不是拥汉派。此外研究人物的还有何日取《浅论王粲在曹魏政权中的政治地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第5期)、郝虹《王肃与魏晋礼法》(《东岳论丛》第1期)、唐春生《论萧子良的政治悲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曹道衡《论梁武帝与梁代的兴亡》(《齐鲁学刊》第1期)、熊明《皇甫谧考》(《文献》第4期)、刘建新《陶渊明人格价值再认识》(《内蒙古社会科学》第3期) 等。



  二、

  本年度经济方面的研究显得相对沉寂。王利华《中古时期北方地区畜牧业的变动》(《历史研究》第4期)认为在中古时期,我国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畜牧经济的比重曾有明显上升。具体表现为:畜牧区曾向内显著扩张、大型国营和私营畜牧业一度相当繁荣、农耕地区家庭饲养规模也有所扩大、羊取代了猪成为主要肉畜,但一段时间后畜牧业重新渐转衰退。这与游牧民族的内徙、“胡化”和“汉化”过程有关。蒋福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商品经济和传统》(《史研究》第3期)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在北方由于战乱出现过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萎缩,但在北朝中期以后的北方、东晋南朝的南方,与两汉相比差距并不大,甚至略有发展。朱和平、马丽《魏晋南北朝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蠡测》(《许昌师专学报》第4期)亦认为商品经济在江南和北中国的边远地区仍然保持了上升的势头。游明谦、孙建党《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交州》(《许昌师专学报》第1期)考察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农业的类型、发展水平等,以及交州农业繁荣的原因。朱和平《北朝时期官僚经商的历史考察》(《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指出北朝时期官僚的普遍经商促进了北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其消极面远超过积极作用。王鑫义《魏晋南北朝时期淮河流域的商业和城市》(《史学月刊》第5期)认为魏晋时期战争使淮河流域商业遭到了严重破坏,但进入南北朝以后商业又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军事、政治成分重于经济是这一时期淮河流域城市的突出特点。张旭华、罗萍
上一篇: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忽视的一个历史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