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2001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4)

2013-07-30 01:03
导读:素》(《浙江科学》第5期)、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精神风貌》(《 安徽师范大学 学报》第2期)分别考察了魏晋、北朝妇女思想和生活状况。 。都兴智
素》(《浙江科学》第5期)、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精神风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分别考察了魏晋、北朝妇女思想和生活状况。
  。都兴智《略论东北古代族名与山水之名的关系》(《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考察了勿吉与张广才岭、濊貊与松花江、豆莫娄与兆儿河的关系。李殿才《高句丽民族的社会生活与习俗》(《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考察了高句丽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习俗。辛迪《关于库溽官氏的族属——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融合的一个实例》(《内蒙师大学报》第4期)对库溽官氏作了考察,考订其为乌桓。王万盈《论拓跋鲜卑民族的融合》(《西北师大学报》第6期)认为民族意识是民族融合的关键。
  。胡阿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态》(《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第3期)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气候寒冷干旱,动植物资源远甚今日,黄河、淮河、海河、长江的流路与河性及湖泊、海岸线与今日颇有不同。    
  中外关系。周伟洲《公元三至六世纪的南海诸国及其与中国南方诸政权之关系》(《燕京学报》新十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详细考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林邑国、扶南国及其属国,以及三至六世纪中国史籍所见其他南海诸国的情况。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所见西域诸国的宗教、神话传说和东西交流》(《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详细考察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所见西域诸国的宗教、神话传说,认为西域地区已成为汉、印度、波斯、希腊、罗马等文化及游牧文化荟萃之地,并认为西域诸国之间、诸国与中原王朝、塞北游牧部族之间的种种矛盾往往有文化的色彩,这是异种文化交流乃至融合的一种表现形式。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五、史志典籍  文物考古  吴简研究

  史志典籍。胡宝国《〈三国志〉裴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一集)研究了《三国志》裴注出现的背景。宋志英《晋代史论探析》(《南开学报》第3期)认为史论无论是在撰述形式方面(“总论”和历史评论专书的首创),还是内容关注现实,历史观念上的理性思维精神等,都对后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庞天佑《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史学理论研究》第3期)认为佛教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解放,改变了学者文人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整个时代的思维水平;影响了这个时期史籍的内容,导致了与佛教有关的史籍类别的形成。方志方面,胡宝国《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地志》(《中国史研究》第4期)对这一时期的各地异物志、山水地志作了细致考察,认为异物志的大量出现跟当时求异的社会风气有关,并在指出唐代与六朝土人在对待异物、地志、小说之类逸闻方面不同旨趣的同时,进一步澄清了隋唐诸学术之源。吴金华《〈三国志斠议〉续例》(《文史》第50、51辑)是作者《三国志斠议》一文的补充,继续对不同版本的《三国志》注本进行校正勘误和比较研究。张玉春《〈史记〉六朝残本考》(《中国典籍与文化》第4期)以抄于六朝的两卷残本为据,揭示了六朝古本的特点,订正了今本《史记》的一些讹误。萧放《〈荆楚岁时记〉作者、注者与版本源流考述》(《湖北大学学报》第2期)认为该书是公元6世纪南北民俗的真实记述,自南朝著成之后流传于隋、唐、宋,元初已佚。明人重辑成书,清代有多种刻本传世。[日]贯井正《论〈后出师表〉应系诸葛亮所作》(《晋阳学刊》第2期)分析了《后出师表》产生的社会背景、内容、文体风格、语气,并通过查阅文献、参考既有成果,认为《后出师表》确为诸葛亮所作。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文物考古。《江西吉水城郊2号西晋墓》(《文物》第2期)、《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村魏晋墓》(《文物》第4期)、《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文物》第1期)、《湖南邵阳南朝纪年砖石墓》(《文物》第2期)、《江苏南京仙鹤观东晋墓》(《文物》第3期)、《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文物》第7期)、《北周宇文俭墓清理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3期)介绍了有关墓葬的发掘收获。2001年5月2日《中国文物报》刊登的《咸阳发现北周最高等级墓葬》介绍了有关信息。3月28日的《中国文物报》刊登了杨哲峰的《北魏墓葬考古五十年》,是对北魏墓葬资料的系统,张肖马、霍玉华《成都市商业街南朝石刻造像》,王银田、刘俊喜《大同智家堡北魏墓石椁壁画》(《文物》第7期)介绍了有关出土资料。考古遗迹和文物研究方面成果有:王志高、周维林《关于东晋帝陵的两个问题》(《东南文化》第1期),[日]盐泽裕仁《六朝建康的城市防卫体系试探》(《东南文化》第1期),刘涛《魏晋南朝的禁碑与立碑》(《故宫博物院院刊》第1期),路秦《后秦〈吕他墓表〉与〈吕宪墓志〉》(《文博》第4期),[日]吉村怜《南朝法华经普门品变相——论刘宋元嘉二年铭石刻画像的内容》(《东南文化》第3期),杨明《论固原北魏墓漆画棺盖绘画的内容和渊源》(《宁夏大学学报》第6期)等。
  吴简研究。高敏继续将吴简资料与文献结合起来研究,发表了系列论文。《〈吏民田家莂〉
中所见“馀力田”、“常限”田等名称的涵义试析》(《郑州大学学报》第5期)对“馀力田”、“火种田”、“二年常限”田等见于嘉禾吴简的名词作了研究;《从〈嘉禾吏民田家莂〉中“诸吏”状况看吏役制的形成与演变:读〈吏民田家〉札记》(《郑州大学学报》第1期)通过对嘉禾四、五年《吏民田家莂》中“诸吏”的状况与孙休永安元年十一月中“诸吏”的比较,探知“吏役”制从其初期形态到典型形态的演变过程;《〈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释文注释补正——读走马楼简牍札记之八》(《郑州大学学报》第4期)对《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上册的释文六十余处漏注、误注予以补充和订正。王子今《走马楼许迪剧米事文牍释读商榷》(《郑州大学学报》第4期)对走马楼J22—2540号木牍中“廖事宜”、“罪深重”、“审前后”等文句提出了自己的释读意见。张荣强《孙吴“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第1期)对嘉禾吴简中的“丘”、“二年常限”等名词作了考订,认为“吏民田家莂”为当时百姓交纳租税的券书,并对简牍中反映的亩制与亩产量、租税征纳制度、仓吏专人分区经办制度等作了研究。《历史研究》第4期开辟了“走马楼吴简研究”专栏,登载了王素《吴简所见“调”应是“户调”》、罗新《吴简中的“督军粮都尉”简》、孟彦弘《释“还民”》、韩树峰《吴简中的口算钱》、侯旭东《三国吴简两文书初探》、汪小烜《吴简所见“肿足”解》、刘聪《吴简所见“关邸阁”试解》等文。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上一篇: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忽视的一个历史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