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楚竹書《內禮》、《曾子立孝》首章的對比研究(4)

2013-08-16 01:05
导读:曾子立孝》篇“故為人子而不能孝其父者,不敢言人父不畜其子者;為人弟而不能承其兄者,不敢言人兄不能順其弟者;為人臣而不能事其君者,不敢言人
曾子立孝》篇“故為人子而不能孝其父者,不敢言人父不畜其子者;為人弟而不能承其兄者,不敢言人兄不能順其弟者;為人臣而不能事其君者,不敢言人君不能使其臣者也”段,是由“為人子”到“為人弟”,再到“為人臣”。我們已經證明其“為人君”、“為人父”、“為人兄”三句是“失載”,如果補出的話,則是由“為人父”、“為人子”而“為人兄”、“為人弟”,再“為人君”、“為人臣”。其“與父言,言畜子;與子言,言孝父;與兄言,言順弟;與弟言,言承兄;與君言,言使臣;與臣言,言事君”段,由父子而兄弟而君臣,次序完全一致。一是君臣、父子、兄弟,一是父子、兄弟、君臣,這兩種次序誰為原貌,可以參考其它的早期文獻。

《曾子立孝》篇的“與父言”段,盧辯注早就指出:“《士相見禮》曰‘與君言言使臣,與大夫言言事君,與老者言言使弟子,與幼者言言孝父兄,與眾言言慈祥,與涖官者言言忠信’也。”[25]簡文的次序與《儀禮·士相見禮》較為接近。《儀禮·士相見禮》的君大夫相當於簡文的君臣,老幼相當於簡文的父子、兄弟。文獻裡一般都是此一次序。如《左傳·襄公三一年》:“《衛詩》曰:‘威儀棣棣,不可選也’,言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內外、大小皆有威儀也。”《墨子·兼愛中》:“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此則天下之害也。”《孟子·告子下》:“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為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仁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荀子·王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荀子·大略》:“君臣不得不尊,父子不得不親,兄弟不得不順,夫婦不得不驩。”《禮記·曲禮上》:“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禮記·禮運》:“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齊上下,夫婦有所。”《禮記·中庸》:“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都是由君臣到父子再到兄弟。而由父子到兄弟再到君臣的則較為少見。《禮記·王制》:“七教:父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朋友、賓客。”《大戴禮記·文王官人》:“父子之閒觀其孝慈也,兄弟之閒觀其和友也,君臣之閒觀其忠惠也,鄉黨之閒觀其信憚也。”《曾子立孝》篇的次序與《禮記·王制》、《大戴禮記·文王官人》接近。比較之下,應該說竹書《內禮》篇君臣、父子、兄弟的次序反映了文獻早期的面貌,而《曾子立孝》篇父子、兄弟、君臣的次序當屬晚出。

較之竹書《內禮》篇,《大戴禮記·曾子立孝》又多出“君子之孝也,忠愛以敬”九字。“忠愛以敬”,王聘珍解詁:“忠愛,謂中心之愛。敬,謂嚴肅。鄭注《孝經》云:‘敬者,禮之本也。’”[26]阮元注:“忠則必愛,有禮故敬。”[27]其實“忠愛以敬”即“愛而敬”。“以”,“而”義同,故可互用。“忠愛”複辭同義,今本“忠之用”,簡文作“愛是用”,可知“忠”即“愛”,“愛”即“忠”。疑後人以“忠”釋“愛”,故“愛以敬”衍成“忠愛以敬”。下篇《曾子事父母》:“單居離問於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愛而敬。’”此“愛而敬”即“愛以敬”。

簡文“此”與“是”意同,屬同義換讀。“反是,亂也”之“是”,指代“君子之孝也,忠愛以敬”。是說君子為孝,當以“愛”、“敬”為要。“反是”,失去“愛”、“敬”,就不成孝,勢必大亂。這一章由“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禮之貴”始,由“君子之孝也,忠愛以敬;反是,亂也”終,似乎首尾照應,天衣無縫。但竹書《內禮》篇無此九字,“反此,亂也”緊接“與君言”一段,其論君臣、父子、兄弟相互性、相對待性的思想非常突出。而《曾子立孝》篇有了這九字,則將君臣、父子、兄弟相互性、相對待性的思想淹没了,容易造成用“愛”貴“禮”是下對上(子對父、弟對兄、臣對君)單向行為的印象。從王聘珍、阮元的註釋看,事實上已造成了這種誤解。從這一角度考慮,可說竹書《內禮》篇無“君子之孝也,忠愛以敬”九字更佳。

竹書《內禮》篇與《曾子立孝》篇首的上述差異,暴露出兩個層次的問題。

首先,是《曾子立孝》篇原貌的問題。從上文的論證可知,今本《曾子立孝》篇無“為人君”、“為人父”、“為人兄”三句,而原本《曾子立孝》篇是應該有此三句的。現在的問題今本《曾子立孝》篇“為人君”、“為人父”、“為人兄”三句“失載”到底是有心之失還是無心之過?答案是有心之失。將“為人君”、“為人父”、“為人兄”三句刪去,只剩下“為人臣”、“為人子”、“為人弟”三句,這樣,本來是君臣、父子、兄弟相互性、相對待性的要求就變成了對“為人臣”、“為人子”、“為人弟”單向性的要求了,這肯定是出於權威主義的需要。這與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說被後人發展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一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來是對君臣父子雙向性的要求,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而且是互為條件的。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則是單向性,只強調臣、子的義務,不提君、父的責任。這是絕對君權時期的思想。今本《曾子立孝》篇去掉了“為人君”、“為人父”、“為人兄”三句,正是君主專制思想的產物。說是“頗有‘為尊者諱’的意涵”[28],一點也不為過。

其次,是竹書《內禮》篇與《曾子立孝》篇首章孰先孰後的問題。上文認為竹書《內禮》篇稱舉君臣、父子、兄弟的次序,較之《曾子立孝》篇首更合符早期文獻的慣例;又認為竹書《內禮》篇無“君子之孝也,忠愛以敬”九字更佳。將竹書《內禮》篇“為人臣者”、“為人子者”、“為人弟者”三句與《曾子立孝》篇“為人臣”、“為人子”、“為人弟”三句比較,也能得出同樣的結論。

竹書《內禮》篇“為人臣者,言人之臣之不能事其君者,不與言人之君之不能使其臣者”,《曾子立孝》篇作“為人臣而不能事其君者,不敢言人君不能使其臣者也”。兩者比較,明顯是《曾子立孝》篇改寫了簡文。因為前“言”與後“言”是前後相承的。有了前“言”,才相應有後“言”;没有前“言”,就出現後“言”,實在是突如其來。再者,减省易而増衍難。將“為人臣者,言人之臣之不能事其君者”减省為“為人臣而不能事其君者”易,將“為人臣而不能事其君者”増衍成“為人臣者,言人之臣之不能事其君者”,實在是匪夷所思。其它如“為人子者”與“為人子”句、“為人弟者”與“為人弟”句亦如是。所以,一定是《曾子立孝》篇改寫了竹書《內禮》篇,而不是竹書《內禮》篇改寫了《曾子立孝》篇。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1]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戰國楚竹書(四)》,219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2] 為行文方便,釋文一律用寬式。詳見李朝遠《內豊》篇的釋文考釋,載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戰國楚竹書(四)》,219~224頁。

[3] 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卷四,80~81頁,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4]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戰國楚竹書(四)》,220頁。

[5] 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192頁。

[6] 王引之:《經義述聞》卷十八,424頁,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

[7]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戰國楚竹書(四)》,224頁。

[8] 汪照:《大戴禮記補注》,王先謙編:《清經解續

上一篇:王岳川著《艺术本体论》 下一篇: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