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电子资源述评网
2013-09-12 01:15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史记》电子资源述评网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传统学术研究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传统学术研究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这对于中国古代的研究者来说是一个福音,以前需要自己完成的翻检工作,现在只要坐在电脑前就可以轻松完成。就以《史记》来说,目前就有形形色色的版本供大家使用,当然由于制作者能力、水平、基础、出发点以及利用的技术手段不同,他们制作的电子版《史记》也就有自己的特点。在此笔者拟就当前比较常见的一些电子版《史记》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作一简单评述,希望能对大家的利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 光盘版的《史记》 由于中华典籍浩如烟海,也就有了容量巨大的电子光盘作为其的载体。《史记》作为中国最基本的典籍,在各种电子版文献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光盘版的《史记》,影响比较大的有以下几种:
(一)《四库全书》中的《史记》
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书同文公司与香港迪志有限公司1999年联合推出的
九五光盘出版重点项目——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是目前在学者群体中流行比较广的一种。《四库全书》共3462种、79300余卷,约8亿字,全套光盘有100多张,其中有《史记》以及相关的注释、考证著作多种。它首次实现了书名、著者、类目和全文中的字、词、语等多途径检索。读者可以进行单项检索,也可以进行多项检索。一般情况下,一次检索5秒钟便可获得结果;阅读时,又可随意在电脑上作阅读笔记,可摘录检索到的有关内容,或编排下载、打印;此外还挂接了扩充的电子工具书,如对某些字义不明确,可点击《中华古字典》,有关的解说便会立即显示其旁,解释中的内容还可以再检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除了上述京、沪、港合作出版的《四库全书》外,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岳麓书社与湖南华天集团也从1998年起合作出版全文检索电子光盘版《四库全书》,它有全汉字字库和编码方案,所以它易于查找和全文检索;它采用多级结构参数化曲线字库技术,因而其文字可无级放大或缩小,阅读时变得清晰爽目;它提供了10万字的在线电子字典和词典,可使难认难懂的字词在线得到解释、注音,使其变成普通读者都可读懂的电子图书,因而便于普及,便于《四库全书》在更大范围内利用。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另外,济南汇文科技开发中心也研制了《四库全书》原文电子版,由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四库全书》原文电子版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的所有文献,共计200余万页,150张光盘。它采用图像方式存储文献资料,保存了原书的风貌,并提供书目检索功能,不但能按原书目录检索,而且能够方便地按书名、作者、作者朝代、盘号、书号检索;为方便阅读,系统提供了标记注释功能,读者可加自己的标记;另外系统还提供缩放显示、裁剪、打印等功能。整个系统在windows系统下运行,操作简单,易学易用,且极具收藏价值。
(二)《汉籍全文检索系统》中的《史记》
该全文检索系统是由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和古籍研究所有关人员于2000年设计制作完成的,负责人是历史系袁林副教授。其内容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可以对《史记》中的任意字、词以及字词串进行快速检索;也可以将《二十五史》全部或其中的几种作为检索对象;可以将检索结果进行打印或文本文件输出。该系统保留原文大小字区别,并以不同字号和颜色显示。
《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的一个弊病在于,它安装有硬件锁(俗称“密码狗”)。这是为了防止软件广泛传播并因此影响设计开发者利益而设置的,当然其提高销量、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经济实力不强的研究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负担。
(三)《二十五史多媒体全文检索阅读系统》中的《史记》
人民邮电出版社于2000年秋推出《二十五史多媒体全文检索阅读系统》,据称是国内第一套对《二十五史》的全文检索系统。它集多媒体娱乐、阅读学习和检索研究于一体,具有先进易学、高效实用、个性配置、品位高雅的特点。该盘收录了百衲本二十四史和关外二次本《清史稿》包括图表在内的全部内容,以及清代至当代学者的部分辑佚、校勘成果和一些实用的工具。附录了张元济撰著的《校史随笔》以及中国古代历史地图的集大成之作《历代舆地图》中的全部近2000幅大比例历史地图,并配补了《左传》等10多部史学名著。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四)《百衲本二十四史》电子版光盘中的《史记》
由北京、香港、新加坡、吉隆坡、五地商务印书馆联合组建的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利用高科技手段,于1998年推出《百衲本二十四史》(中国广澳开发集团研制)电子版光盘。该光盘以著名作家、学者钱钟书先生为总顾问,以20世纪30年代商务印书馆张元济主编的《百衲本二十四史》为底本,依原貌以高点阵图形方式收存原书版片132340页,并在《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中配以全部人名、地名、书名的数据库,其他各史配以全部人名的数据库。《百衲本二十四史》电子版光盘提供了全新实用的智能化检索,可以在读者设定的多种检索条件下有效地控制检索范围,全部操作不需中文输入,均有在线中文提示和帮助,并设有页码显示;它还充分尊重传统的阅读方式,读者既可以按顺序读,也可以直接阅读某一卷或某一页。该系列光盘汲取了史学界有关学术和科技研究的优秀成果,结合每部史籍的不同情况,以全新的索引查检系统为经络,大量优良的图像、准确的文字数据构成其主体。作为技术关键的诸多索引,也都有着友好的界面、周到完整的设计、准确快速的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研 究者的需求。
(五)“中国基本古籍库光盘工程”中的《史记》
2001年3月份,“中国基本古籍库光盘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功。这是
北京大学的重点项目,1998年经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立项启动。这套全文电子信息版光盘的收书上起先秦、下至民国,共荟萃重要典籍1万余种,总计全文20亿字,版本图像2000万页。其中近2000种为世人罕见的孤本和珍本,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全套光盘的内容总量相当于3部《四库全书》,堪称规模空前的中国历代典籍总汇。目前,由安徽黄山书社出版的这套光盘已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整个工程可望在3年内完成。但该工程的网络建设不能让人恭维,虽然已经建了网站(http://www.cn-classics.com),但只能了解一些关于工程进展情况的大概信息,而且更新速度比较慢,也不能提供检索服务。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六)《宝典》中的《史记》
近几年在文史学者中间广泛流传和使用的光盘,还有
首都师范大学尹小林先生设计制作的一套名为《国学宝典》的数据库光盘。这个大型古籍文献数据库,收入了《十三经》、《二十五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全上古文、明清
戏曲小说、历代学术笔记、佛典、道典等近2000种3亿汉字的先秦至晚清文献。近期又相继完成了唐宋八大家全集、十三经注疏等大型文献。《太平御览》、唐宋笔记全集、禅宗典籍大全、数术大全、三通等工程也已经完成或正在上传。不少学者给予这套软件以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极大地方便了文史研究工作。但其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校对不够精确。
(七)《中华历史文库》中的《史记》
该软件由北京卓群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策划制作、北京银冠电子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考虑到读者的不同需要分繁体字和简体字两个版本。其内容包括《二十六史》、《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三部分。其中的《二十六史》由“百衲本”整理辑录而成,采用国际上流行的PDG格式。阅读时读者所见到的是最熟悉的简(繁)体横排32开书版版式,字体美观,界面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