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毛饮血”与生食回潮(2)
2013-09-24 01:12
导读:带的生食风俗,在韩愈的诗里有很生动的描述,韩愈是河南河阳(今孟县)人,唐贞元十四年(公元793年)因上书谏迎佛骨获罪,贬潮州剌史,作为北方人
带的生食风俗,在韩愈的诗里有很生动的描述,韩愈是河南河阳(今孟县)人,唐贞元十四年(公元793年)因上书谏迎佛骨获罪,贬潮州剌史,作为北方人初到南方,看到当地生食海鲜的情况,自然非常惊异,他写诗给元稹,提到潮州人喜食的海鲜有鲎、章鱼、蚝、 蒲鱼、蛇等,还有数十种是他不认识的海产:“鲎实如惠文,骨眼相负行。蠔相粘为山,百十各自生。蒲魚尾如蛇,口眼不相容。蛤即是蝦蟆,同实浪异名。章举马甲柱,斗以怪自呈。其余数十种,莫不可惊叹。我来禦魑魅,自宜味南烹。…腥臊始发越,咀吞面汗骍。唯蛇日所识,实惮口眼狞。…”[4]。
南宋时的临安(杭州),商业繁盛,据《梦粱录》记载,街上的海货来自温州、台州和宁波,那时水陆限于,鲜货不可能直达杭州,必须事先把生鱼加工成干的鱼鲞类或腌制的海货,《梦粱录》里提到的各种加工的生鱼类约六十多种名称,不是全部登录,其中部分是生食的。[5]《梦粱录》还提到各种的氷冻鱼、氷冻鲞,那时的氷从何而来?原来南宋时的气温远较现代为低,西湖年年结冰,运河也结冰影响航行,南宋皇室每年冬季都有凿氷、藏氷的习惯,到夏天拿出来供降温和冷藏之用,这是今人难以想象的。[6]
四,生 食 的 回 潮
人类自从掌握生火以后,早已由生食转为熟食,但是唯有水果类及部分蔬菜至今始终保持生食,原因何在?这要从人类的进化说起。
人类基因的99%和黑猩猩相同,但是人类自身不会合成维生素C,黑猩猩(及猴子)则能自身合成维生素C。人类何时及为什么丧失了合成维C的能力?至今仍然是个谜。当智人(Homo sapiens)还生活在森林里的时候,是以采集为生,兼食一些小动物,生命所需的维C 完全可以通过采食野生果实植物类获得充分的来源。但是一带进入、,这种不会合成维C 的缺点便暴露出来,因为农业不论以谷食为主或以肉食为主,经过烹饪,熟食中的维C大多被破坏,维C的需求已经远远不够,自身又不会合成,只有生食水果和部分蔬菜才能缓和这个矛盾,这可能是人类始终保持生食水果和部分蔬菜的根本原因。至于人工生产的维C,并不能取代天然的维C,因为生食维C 的营养是全面性的,不是单独的维C问题。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现代人渡过万余年的熟食生活以后,到上世纪下半页又出现提倡生食的新潮,称之为生食疗法,生食的回潮,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有其客观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可作生食的植物,除四季各种水果及其现榨水果汁外,还有萝卜、番茄、黄瓜、丝瓜、乳瓜、花生、莴笋、芫荽、芹菜、番薯、菱角、莲藕、荸荠、嫩板栗、青葱、大蒜、灯笼辣椒、生姜、香菜等,在国外则有小麦苗叶、大麦苗叶和各种芽菜等。
生食疗法的优点是:植物所含的叶绿素、黄碱素、植物激素、酶类等营养物,能提高人体肝脏解毒、帮助消化、促进代谢,它们不会因加热而遭分解,特别是维C具有美容健身、止血、抗癌的功能。又,生食植物没有外加的食盐、食糖、香精、糖精、增色剂、防腐剂等物质,不会扰乱人体的生理机能,也没有熟食加工熏烤过程中产生的苯并芘等致癌物。
首创“生食奍生法”的是美国的安•威格莫尔(Ann Wigmore)(1909~1994),她出生于东欧立陶宛,16岁时迁居美国与父母同住。她早年体弱多病,先后患关节炎、结肠炎、子宫瘤、气喘等疾病,始终未能根治,这使她想起了幼年在家乡时她的外婆经常利用小麦苗的汁液及一些野生植物汁液,治好了外孙女和其他上门求医者的疾病,因而激发了她对蔬果草等植物治疗疾病的希望。于是她开始种植、研究各种蔬菜、芽菜、苗叶及药草的生食和治疗的效果,她先让自己的宠物试食,接着自己试食,结果欣喜地发现,经过长期的生食新鮮植物汁液,自己的健康逐渐改善,最后完全恢复了旺盛的活力。 她也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别的病人生食新鲜的苹果汁、橙汁、橘汁和芹菜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了帮助更多的病人,1963年她在波士顿创建了一所慈善医疗机构“希波克拉底中心”。采用全面的生食疗法,其中,小麦苗和各种芽菜(苜蓿芽、向日葵芽、萝卜芽、豌豆芽、荞麦芽等)是最重要的“药物”即食物。希波克拉底是2000多年前的希腊医生,有一句名言“你的食物就是你最好的药物”。这同的“药补不如食补”不谋而合。1982年3月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大会讲坛上,威格莫尔博士介绍了她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生食治愈自身疾病和帮助他人治病的经历和体会,为此荣获诺贝尔奖金基金会的嘉奖。虽然她不是医师,但无疑是杰出的保健师。[7](注:小麦苗叶和大麦苗叶的英名为wheat grass 及 barly grass,国內介绍的文章多直译小麦草和大麦草,令人不知所指。)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1993年威格莫尔不幸死于意外的火灾,留下有关生食奍身的著作多种。受她的影响从事生食研究的著名学者不下几十名。芬兰等国也有生食研究推广机构。
美国的查伦(J• Challen)研究旧石器时期人类的膳食同现今作对比,指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营养食谱的急变,脱离了遗传基因表达的需求,带来一系列矛盾,人类的寿命大大延长了,体质却下降了,导致人类独有的心血管、心脏疾病和癌症等。特别是 人体合成维生素C 能力的丧失和钠鉀比例的失调,尤其严重。因而他对深加工食品和快餐食品强烈不满,说美国已变成巨大无比的“人类饲养试验场”。[8]克林頓总统因长期爱吃快餐食品,中年即得了严重的心脏病,最近不得不接受心脏搭桥的手术,成为典型的“饲养试验”成员,当然不止克林顿一人如此。威格莫尔则是早于查伦注意到这个问题,并身体力行地从生食入手,进行恢复合理饮食的试验。两位是从不同的视角,理性地、远离商业赚钱抄作,检讨人类膳食面临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生食疗法有保健、防病、治病的功能是肯定的,但近年来介绍国外有关生食疗法的报道,往往言过其实,特别宣传生食可以治愈癌症,似乎癌症只需生食就可根治,显得太简单化了。
目前的医院治病,不论中,分科都很细,如內科、外科、妇科、小儿科、神经科…等,没有生食保健的部门相配合;营养学的研究则着重营养成分的分析,也不涉及生食的疗效;饮食的研究则只着眼于烹饪技术如何多样化创新,菜肴如何色香味俱全,原料如何出奇制胜等等。生食疗法处于上述系统的视野之外。因此,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正是人们应该冷静、科学、理智地回顾和从“茹毛饮血”以来,膳食结构所带来的变化,有那些是值得肯定,那些值得反省,特别是对生食的利弊,除了生食水果生菜类应当继续发扬提倡以外,对传统的生食和新开发的生食,需要成立专业的机构,吸取国內外的经验成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推广,消除现代化深加工食品和快餐食品的隐患及其对健康的危害性,正是时候了。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参 考 文 献
[1]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一“风俗•贵生食”条
[2]明•万历《云南通志•志•全省土风饮食》卷一,“蒜脍”条注
[3]美•马文,哈里斯《食物与文化之谜》叶舒宪、户晓三军译,第八章,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4]韩愈“初南食、贻元二十八协律”,收入《全唐诗》上,845页)。
[5]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鲞铺》
[6]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2期)
[7] http://www.rawfood.com
[8] J. Challen, 1997, Paleolithic Nutrition , Your Future is in Your Dietory Past , Nutrition Science News Apr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