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口译与跨文化交际网(2)
2014-04-26 01:06
导读:2.2思维认知的差异 人们感知、认识周围世界的方式和角度是有差异的,体现在上就是对同一事物表达习惯的不同。 中英思维差异在对时间、地点、方位和
2.2思维认知的差异
人们感知、认识周围世界的方式和角度是有差异的,体现在上就是对同一事物表达习惯的不同。
中英思维差异在对时间、地点、方位和度量衡的表述上均有体现。例如表示方位的词“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所对应的为northeast,northwest,southeast,southwest。
在时空和地点的表达上,中国人习惯从大到小,欧美人则习惯从小到大。例如,2008年1月26日用英语表示就是26th,January,2008;而广西南宁市大道1号则是No.1Mingzu Avenue,Nanning,Guangxi.
计数是以十进位,而在英语中数字是以千进位。
思维认知的诸多差异给口译增加了不少障碍,而初学者也往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去调节适应。
2.3价值观的差异
美者罗基切(M.Rokeach)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最好的行为一套持久的信念,或是依重要性程度而排列的一种信念体系。(转引自关世杰,1995:154)。价值观是构成的深层因素,它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因素在人们心中长期渗透、积淀的结果。中国文化是集体取向的文化,讲求集体主义,因而崇尚谦虚。而英美文化倡导个人主义,强调突出自身价值。因此,当受到赞美时,中国人会倾向于将功劳归于大家。而英美人则直接说“谢谢”。
中国有过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在封建宗法社会里,人们高度重视血缘关系,十分强调等级差距,大力倡导长幼有别、尊卑有序,因此,称谓词区分得详细而严格。但是英语中却没有这种习惯,西方人习惯于直呼姓名,凸显出追求人人平等的西方人文理想。这种语言现象的不同反映了中外文化的差异。
2.4历史文化典故的口译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一部分成语源于各自的寓言或历史典故,包含特定的人名和地名。这类成语如果按照字面直译,译语读者通常无法理解。如果加上许多解释,又失去了成语的精练特色,所以成为中的难题。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例如成语“毛遂自荐”,源自《史记·平原君列传》,讲的是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时,平原君门下食客毛遂自荐同往楚国求救,并说服楚王派兵救赵这一典故。
再如“The Heel of Achilles”源自希腊神话故事,指的是阿基里斯的唯一要害——没有沾到冥河圣水的脚踵。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里斯特洛被伊王子帕里斯用暗箭射中他的脚踵,负伤而死。因此英语文化中便有了the heel of Achilles这一典故,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唯一致命弱点。
中西文化中类似这样的典故数不胜数,在翻译时,我们可以采用意译加注的方法,这样可以在保证理解的前提下,使相关文化得到。
三、译员的跨文化交际 口译是一项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它包含复杂的认知、与情感过程。成功口译离不开译员的语言能力、社会文化能力、情景交际能力及交际策略能力,也需要其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