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 中英 日常对话 差异
[论文摘要] 语言是存在的产物。中言交际,除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英语与中有大量的日常对话,由于地域文化、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历史典故的不同,日常对话也呈现出诸多文化差异。本文通过对日常对话中英汉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试图探讨二者之间的差异,及其所折射出的文化的异质性。研究表明:语言与文化相互渗透、彼此交融,文化体现在具体的言语行为中。
语言是社会存在的产物。英语和汉语所属有不同的历史、社会习俗和自然,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由于杜会文化背景不同,中英语言在含义上、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有很大差异。观念上的差异,使中英在价值观念、观念和禁忌上都有所不同,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不同,对于语言的学习运用十分必要。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总体表现
西方生活理念是基于个人和社会相对立的原则。个人自我实现的观念根深蒂固,Individualism是西方人普遍接受的价值观,他们将其理解为“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任其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和宗教势力等的牵制”,他们常常使用坦诚直言的语用方略。西方人基本上是遵循交际的合作原则的,实施“命令”、“建议”、“劝告”、“批评”、“要求”等言语行为时,“得体准则”是经常采用的准则。西方人把个人利益、个个隐私、个人自由、个性解放等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们之间实施“命令”、“建议”、“劝告”、“批评”、“要求”等言语行为会被当作对个人主义的侵扰。因此,在向别人提出“建议”、“劝告”、“批评”、“要求”时,人们必须遵循“得体准则”,采用间接礼貌策略,以减少对别人消极面子的威胁,或尽量减少语力的强迫性。而按照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的生活理念,每个人均从属于一个密集的自然和谐的人际关系网,追求的不是个人实现,而是所处生活环境内的自我修养。中国人强调集体的和谐和相互依赖,不突出个人,把Individualism理解为“个人主义”,他们常常使用委婉含蓄,谦虚的语用方略。为了顾及双方的“面子”,汉注重和强调礼貌言行,用礼貌作为语用手段,力求和谐,语用上表现为“选用雅语,禁用秽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