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超越与新生——浅读《浮士德》文本中的狂

2014-04-27 01:08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浅谈超越与新生——浅读《浮士德》文本中的狂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关键词:浮士德 巴赫金 狂欢化理论 超越

  关键词:浮士德 巴赫金 狂欢化理论 超越

  论文摘要:巴赫金的狂欢节理论是基于人类的一种文化形式即节日和由节日所产生的的情绪形成的理论。用这种理论解读《浮士德》中与狂欢文化有关的情节与人物可以揭示歌德使,用狂欢话语提倡不断奋斗、除旧布新的实质。

  德国作家歌德的作品《浮士德》被人们称为“代表着一种绝对的悲剧”,在这部悲剧中.美与丑,善与恶,爱与恨,激情与抑郁,希望与失望。荒诞与严肃,生命与死亡等各种构成人类命运的因素相互交错映射。彼此缠绕升华,形成了一个多声部的复调史诗。形式上的纷繁复杂,内容上的博大精深使这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成为了罗兰·巴特的“可写的读本”.而笔者在此则试用前苏联的当代文艺理论家巴赫金(M.M.Bakhtin.1895-1975)的狂欢节文化来解读这部作品。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TheoryofCarnival-ization)是基于人类的一种文化形式即节日和由节日所产生的情绪。欧洲狂欢节民俗是一个以酒神节狂欢为核心不断扩展的文化积淀系统,它浸透着一种对世界的狂欢节式的感受,盛行于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狂欢节式的世界感受具有相对性。能造成戏谑的气氛,同时又具有无法摧毁的生命力。在狂欢的世界中,人类摆脱了一切的宗教的成规的庄严的东西,彻底地归复自由,是复调世界里受压抑,受限制的人性的另一面的自然呈露。是复调世界和意识形态多元性的一种表现,是一个文化的另一面。这样的文化具有的反讽性特征.所有的形象都是合二为一的。在他们身上都含着嬗变和危机的两个极端。生与死,爱与憎,敬与畏,智与愚等等都反正同体.它没有对官方世界的关注,而是对官方世界的嘲讽与背离。一切都是反过来的明智与真理。巴赫金认为.从古至今。一切属于狂欢体的体裁尽管外表纷繁多样。都同狂欢节民间文化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或多或少都透露着狂欢节的世界感受。而这种感受具有强大的蓬勃的改造力量。具有无法摧毁的生命力,他不仅决定着作品的内容,而且还决定着作品的体裁基础。

  在《浮士德》中,狂欢的场景和气氛犹如一条金线贯穿着浮士德走过的各个创造生命价值的活动阶段。悲剧的第一幕,在幽暗的书斋中,作为启蒙思想代表的浮士德。正经历与旧生活、旧思想决裂,却又苦于找不到新出路的痛苦过程,在绝望得试图自杀的那一刻,是复活节的歌声唤回了他对于生命的眷恋与渴望。“这歌声宣布了青春时代的游乐,宣告了春祭日的自由幸福……哦,继续唱吧,甜美的圣歌!涕泗滂沱,这世界上又有了我!”。接下来的一幕“城门前”就是大量的对于人民大众生机勃勃一积极健康的狂欢场景的叙述。这场狂欢的参与者包括了市民、侍女、手学徒、学者、士兵、乞丐、农民、学生等广泛的阶层,他们在相对解放和自由的那段时间体验到了人的价值——“这儿是人民的真正世界.男女老幼都高呼称快:这儿我是人.我可以当之无愧!”。郊游的农民群众对于浮士德的高度崇敬与歌颂是他精神上获得新生的重要力量.在金色的暮霭里.在人民的颂歌中,生活的希望在浮士德的胸中抬头,使他有新的力量来面对接下来的恶魔的一系列挑战。这一场狂欢民俗的描写,揭示了浮士德精神,即“积极进取,永不满足”的真正的根植于大地的力量源泉,这也表现了歌德把农民看作德国民族健康力量源泉的进步观点。

上一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料掌和技术成果展”筹备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