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区域性高校翻译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以“输(2)

2014-06-21 01:05
导读:(二)输出驱动假设的合理性 随着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服务以及与之相关的翻译培训、出版和技术不断拓展,翻译

  (二)输出驱动假设的合理性

  随着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服务以及与之相关的翻译培训、出版和技术不断拓展,翻译已发展壮大成为一个产业。目前翻译专业培训远不能满足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翻译人才奇缺为刚兴起的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作为产出技能的翻译教学,在现今的职业需求的推动下,教学质量倍受界及社会的关注。文秋芳教授(2oo8)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Output—drivenhypothe.sis),对目前的翻译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翻译是的产出过程,翻译学习的动力来源于输出,没有输出驱动的输入,就没有对语言假设的及反思,也就不能促成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整合、重构与内化,现有的陈述性知识难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不利于译者语言体系的形成与拓展。我国目前的翻译教学没有形成翻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输出驱动假设”的运用就是要求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将外语人才培养与翻译人才培养区分开来,将技能学习与知识面拓宽、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翻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大的机遇。

  三、输出驱动假设在翻译教学的应用

  (一)翻译教学的定位

  目前我国翻译资格证书有:上海外语口译岗位证书、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三大考试,让学生了解我国翻译及执业资格考试,了解翻译职业现状及其前景优势,即以文秋芳教授的“输出驱动假设”为指导,让翻译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准确把握自己的学习方向,提高学生翻译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翻译课程体系的学习来构建自身的翻译能力,通过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的三级考试,达到翻译三级的水平标准。各高校的优势资源各不相同,作为区域性高校,层次低、生源差,在翻译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要确立一个合理、可行的目标,应酌情侧重培养某一个方向的翻译人才。可将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为社会培养口、笔译的初、中级层次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能达到国家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三级水平的翻译人才。

  (二)构建合理的翻译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翻译课程体系受到严重质疑。传统的“从基础到专业”的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需要。要改变目前翻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注意保持学生知识体系的延续性与拓展性,保证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的方向转变。

  文秋芳(2oo8):我国专业翻译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多年来秉承重输入,轻输出的指导思想,但在英语专业学生整体水平有所提高的今天,亟需在教学理念上把输出的作用凸显出来。对于中高水平的学习者,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寻求知识盲点以激发弥补盲点的欲望,这就需要营造一种输出氛围,在输出过程学生会发现自己的语言缺失,从而产生弥补缺失的愿望。

  区域性大学。师资力量不足,学生生源差,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抓住本校的优势,培养能胜任基础翻译任务或某一专业领域的翻译人才,为学生提供就业或继续深造的机会,培养方式趋向职业化。区域高校翻译教学应依据职业能力要求组成课程模块的形式,建立以技能递进为顺序、以技能及相关和职业为横向结构的模块体系,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纳入到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可将翻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分为五个模块:

  1.语言基础课程模块: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语法、英语、英语阅读、现代、古代汉语、汉语写作,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与基础。

  2.基础笔译课程模块,包括入门知识、语言对比、基本技巧、文体修辞、译文对比与赏析,使学生掌握笔译及基本功,学会分析文本,有能力判断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策略。

  3.相关课程模块:中国经典作品研读、中国、高级汉语写作、中、中西方、中西思想史和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认识水平。

  4.专题笔译课程模块,融入经贸科技、文化、传媒等专题内容,使学生接触不同的题材内容和不同的文体类型,专题笔译课程要有所选择与侧重。

上一篇:浅析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基本特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