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我们当然不能妄猜世界产业的生产者标准是同一的,这样是荒谬的,但文化产业从业者的基本素质在全世界大致是相同的。
三、批判性思考
我们知道,文化产业被人划分为“基础性产业:产业;动力性产业:智力产业;中介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导向性产业:媒体产业;感染性产业:产业;怡情性产业:休闲产业”,!“〕从文化产业内部的分层可以看到它的兼容性、多样性,性,动作性。文化产业的文化生成,更好地结合了经济需求与意识形态要求的双重指令,而且作为一种产业,“文化产业”一开始就是有法权支持,具有宏观和微观的权力配置。这是“文化产业”走到后时代的遭逢甘霖式的际遇。
然而,文化产业从来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非单纯的生产问题,它本质上是一个文化问题,一个人类精神生活的路径问题。因而,在当下对文化产业一片叫好声中,引进文化批判性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1.文化批判监督文化产业的文化导向。文化批判的弱音或盲音,离席或缺席,都会导致中国文化产业的恶性膨胀和弱质化摹仿。批判指向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走向和现象,在世界众声喧哗,来势汹汹的境况中,表达一种理性的反思和严肃的解剖,这会使中国文化产业有丰富而及时的借鉴。批判性思考具有启蒙特点,而且为组合成文化预警系统、文化守护系统、文化对话交往系统提供了精确的文化导向。
2.文化批判推助文化产业从业者的选汰。文化批判者与文化产业从业者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是相互监督的关系。这样一来,文化批判者不是以霸权话语者、全知全能者、冷眼旁观者、游戏规则制造者的文化身份出场,而是以文化产业内在一部分出现的,这是一种特殊的在场,主要集中在智力产业范围内。因为文化批判者的利益与文化产业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所以,文化批判者不以解构、讽谑、谩骂、挖苦、打压为能事,而是以建构、讽谏、喝止、解释、提升、选汰为自身责任。
3.文化批判成为文化产业的武器库。文化产业的具体运作和市场操作不是完美的,也不是盲目的。文化批判给予文化产业发展丰富的理论支持。我们知道,往往文化产业具体运作者并未意识到的文化细部现象,经过文化批判的点明,更加激发了文化产业从业者的兴趣和灵感。文化批判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内在创新机制的运动。
4.文化批判监督文化产业遵循的符号。
符号的制造、流通、、消费都必须遵循道德规律。当今世界网络文化甚嚣尘上,符号道德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和破坏,这是符号时代的重大特征。作为以符号为武器和监督对象的文化批判展开着以符号束约符号,以符号尊重符号,以符号监督符号,以符号选汰符号的努力。文化从业者的道德已经深化到遵循符号道德律的程度,同时,文化批判对符号垃圾、符号陷井、符号迷阵、符号空壳、符号猛兽、符号底线、符号侵略、符号霸权、符号流氓、符号败德等等现象进行剖析和反击。这是维护人类精神家园和心灵世界的和庭辩。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以认真、善意地引进中国式的文化批判和文化批判机制为条件。也惟如此,才能理解“文化工业”向“文化产业”过渡的积极意义是通过吸取文化批判理论得以实现的。也惟如此,才能理解,中国的文化产业走出镜像期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