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镜像期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文化工业与文化产业的比较,客观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所处文化镜像期的诸多原因,同时认为引进文化批判意识对中国文化产业走出镜像期产生具体现实意义。
法兰克福派作为一向冷醒观照人类、文化发展动向的镜鉴,所赢得声誉就是揭示了作为世界文化主流存在的大众文化之本质,这种战绩的集大成者是阿多诺。他甚至怕人们误读“大众文化”( massculture)而改称“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 )。
阿多诺将大众文化的生产称为“文化工业”,并认为:“文化工业通过娱乐活动进行公开的欺骗。rrlll(P
一、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
首先要澄清的是,文化工业并非文化产业。 阿多诺所指的文化工业是大众文化的别名,而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y)从字名上看与阿多诺所指无二,实际却有极大区别。
首先,文化工业是一个文化概念。无可否认的是文化工业(大众文化)必须涉及文化的工业生产,而且由这种生产衍生出流通()、消费以及再生产的整个过程。这种描绘,给人的印象似乎十分化、物质化。然而,文化工业是集中指向人心的(人的精神生产、生活方式的生产),文化工业的最主要的三个功能:物化、欺骗、施虐。I21(P”月’在阿多诺看来也都是与人的精神生活有深层关联。阿多诺认为:“在文化工业中,个性之所以成为虚幻的,不仅是由于文化工业生产方式的标准化,个人只有当自己与普遍的社会完全一致时,他才能容忍个性处于虚幻的这种处境”。ll}(P.145)0文化工业在阿多诺那里,涉及更多的是在、这些领域里,是一种高技巧的谎言,是骗术,是施虐之时大众受虐之欣欣然的错位,在娱乐的掩护下,大众文化施予人的是失去个性、奴化的意识。
文化产业是一个概念,以为其基础。如果讲文化工业是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那么文化产业似乎是有更多的行业色彩、经济特点。阿多诺所执守的启蒙理性和西马分子特有的批判精神,否定的学术操守,使他激烈地回应大众文化之波。而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更多地被人们所接受、容纳或整编进人社会政治结构、社会经济结构之中。有论者认为:“‘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门类;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13I(P.2(...…因为有了以上的认识,文化产业成为荣兴,经济增长,行业利润的新领域,新前沿。
其次,文化工业的提出是针对‘“大众文化”的欺骗性提出的:“选择文化工业这种表述而舍弃大众文化,主要原因在于为了消除一种误会,即防止望文生义,认为大众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从人民大众出发,为人民服务”。fal(P
同时,“大众文化”的产生,是相对于“精英文化”的。这种二元对立思维也影响着阿多诺。他虽然避免将“大众”和“人民”误读成文化的创造者、文化的主人,但他也无法不站在精英的立场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对大众文化的神话给予爆破式的轰击。
文化产业的提出应当是对传统工业、传统产业的区分。福特主义影响下的经济模式在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中举步维艰,而新的经济增长必须剑走偏锋:文化产业作为智力型、清洁型、增殖型的产业,将人类发展转向自身资源的开发,由于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无限弹性以及人类精神文化资源开发的无限弹性,因此文化产业没有传统产业的扩展边界,这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变为可能,以往的经济效益产生于物物交换的剩余价值,而文化产业使这种经济效益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的精神商品的剩余价值。后工业时代的要求,使文化产业长足发展,而且成为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文化产业”更为时髦和朝阳。它不但成为商人们自觉自愿搭乘的产业舰队,而且受到政权的权威支持。“大众文化”在、民间文化、精英文化的眼里,鄙狠而且乱伦,成为攻击的对象,甚至在后现代时期,那些期冀大众文化与其他文化和解,消饵鸿沟的甜梦未醒、遭到质疑时,“文化产业”却新贵登场,甚至艳压群芳。这两种不同的际遇是阿多诺始料不及的。
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