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华文广告制作的影响(1)(2)

2014-08-31 01:42
导读:第二,满足中国人的祈福心理,考虑中国的民族信仰。中国文化中一直有着一种虔诚的祈福思想,这是一种民族的宗教信仰方式,中国人认为通过自身的祈
第二,满足中国人的祈福心理,考虑中国的民族信仰。中国文化中一直有着一种虔诚的祈福思想,这是一种民族的宗教信仰方式,中国人认为通过自身的祈祷或者别人的祝福,可以招徕好运。因而外国广告可以围绕中国人的“祈福”心理做文章。中国的七夕节,在国内影响力远不如西方2月14日的情人节,然而,一些西方国家在华人聚居区,为满足中国人的“祈福”心理,在某些商品上打出了“爱情地久天长,和谐美满”的广告语,使华人倍感温馨,大大推动了商品的销售量。但是,也有不考虑中华民族信仰,而招来麻烦的对华广告,比如可口可乐公司的以“Make It Real”为主题,被认为是有损中国人钱百年来的信仰——“龙”的广告,则大大刺伤了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和信仰,该主题广告旨在鼓励人们勇于尝试新鲜事物,感受生活的快乐,却忽视了中国人的文化信仰,以至引来了不小的麻烦,后来不得不在短时间内取消设计良久的广告。
第三,彰现诚实守信的原则。诚信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 它至今仍被人们当作做人的原则以及经营的法则。西方的对华广告应该凸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念,讲究真诚回报消费者。西方的华文广告近年来趋向于客观描述的现象,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原则之尊重的体现。
第四,维护中华民族的民族尊严。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些禁止广告触摸的地方,在中国,民族尊严有为重要,决不能对之进行侮辱和调侃。中国人把国家、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民族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因而,西方华文广告必须维护中华民族的民族尊严。
第五,突出健康和养生。中国自古就有极好的养生之道,随着现代中国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健康的身体正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之一。西方对华广告应该学习中国企业的相关养生广告,如“ 拥有健康, 当然亮泽 ”( 潘婷洗发水 ),“ 岁岁平安 ,‘三九’的承诺 ”( 三九胃泰 ),“ 辞去无情的岁月, 留下健康的身体 ”( 金王纯品鲜王浆 )等等。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第六,接近中华民族的怀旧情节。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中国一直在寻求复兴之道,国内人民有着巨大的复兴怀旧情节。因此,华文广告如果能抓住中国的怀旧情节,肯定会获取巨大成功。事实上,中国不少广告也在走着怀旧的促销道路,如中华牙膏的“ 40年风尘岁月, 中华在心中 ”,充满了沧桑感, 也饱含着深情, 令人回味无穷。

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性的大众文化结合,是西方华文广告的长远发展之路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到来,跨时代、跨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传播已成为广告宣传的潮流。西方广告主在进行广告策划制作时,应明确中西文化的共通与差异,找出共通之处,寻求中西文化背景的受众都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广告信息和传播方式,最后根据文化的差异与广告传播的内容和方式进行适当的修正。中心方的文化碰撞、冲突或交流,常常带来不同文化的相互借取,并导致文化的繁荣和昌盛。广告不仅能带动产品的销售,也能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西方的华文广告为提高其宣传的有效性,需要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其绚丽的现代文化中吸取营养。借助文化适应、文化融合等策略,使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现代广告的文化品位,强化广告宣传活动的市场销售效果和形象塑造效应,走一条长远的发展之路。

五,结论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悠久的民族文化,它的注重伦理道德,讲求诚信,自谦、尊老爱幼,追求真、善、美,重礼仪,讲情感的核心价值至今对世界有着极大的影响。随着中国的崛起和走向世界,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引起了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关注,西方对华广告的宣传越来越多。不过,对华广告要取得积极效果,西方国家应该摈弃其文化中一贯的个人主义思想,放弃其极度张扬的表现主义观念,尽量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注重伦理道德,讲究自我谦虚,追求诚实守信,以及寻求真、善、美,重礼仪,讲情感等文化核心价值。同时,西方广告主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性结合,明确中西文化的共通与差异,找出共通之处,保留中西文化背景的受众都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广告信息和传播方式,确保广告的效果,走出一条长远发展之路。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参考书目:
1.罗素:《中西文化之比较》,转引自《一个自由人的崇拜》,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陈月明、金涛:《文化广告学》,国际文化出版社,2002年6月版。
3.[法] 热拉尔•拉尼奥, 林文译 :《广告社会学》,商务出版社 ,1998年1月。
4.李建立:《广告文化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6月版。
5.陈卫星: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2期。
6.C•恩伯、 M•恩伯:《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Myers,G.1994.Words in Ads.[M]. London :Green Gate Publishing Services.
8.Leech,G.N.1996.The Language in Advertising.[M].London: Longman.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奥斯卡传记片审美探寻的特点(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