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 我国信息市场的发展对策
我国信息市场的发展将呈以下趋势:①信息市场主体趋于独立化、公开化和平等化;②信息供求将呈高度综合化和更加专门化,市场价格、价格体系分别趋于市场化和合理化;③经营方式和管理手段将超越传统的单纯竞争方式,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合作更加密切;①市场行为规则趋于法律化和条例化;⑤信息技术加速向网络化方向发展;⑥信息产业趋于集团化和相互联合或兼并。为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培育信息市场:
3.1 建立信息市场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增强对信息市场的管理与控制能力
为避免信息市场发展的盲目性和市场运行的非平衡状态,应制定国家信息市场的总体规划,建立有效的信息市场调控体系。通过调控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对国内信息市场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为克服管理力度不足的缺陷,国家应建立信息市场统一管理机构,赋予各级管理机构相应的责、权,各负其责。
3.2 完善信息市场机制,开拓国际信息市场
尽量与国际信息市场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首先要完善信息市场机制:启动和强化信息市场的价格机制,提高信息产品价格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健全信息市场;运用供求机制的作用,缓解信息市场供与求脱节的矛盾,以协调信息市场;完善竞争机制,不断改变信息市场的供求态势,以搞活信息市场。其次要开拓国际信息市场。在立足于国内市场的同时,发展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信息产品和深层次、高水平的信息服务,开展信息市场的国际化经营,寻求与国际信息市场的接轨,高起点、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的信息市场。
3.3 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法规体系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政策法规的强化手段主要有:明确界定信息管理主体与信息服务机构的地位与职能,消除行政干预不足与干预过度的双重困境,提高信息服务主体的自身素质;利用系统有效的政策法规,引导与调整信息市场运行,约束与矫正不规范的信息市场行为,消除人为垄断与区域封锁,拓宽信息服务空间;借助完善严格的政策法规,促进信息机制的发育,保护信息生产主体、传输主体与接受主体三方面的权益;制定与实施信息产业规范,促进信息市场交易行为的平等化与公正性,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性的信息市场网络的形成。
3.4 优先发展信息市场,普及现代技术应用
国家在制定市场总体规划时,应优先考虑信息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在财政上支持、税收上优惠,尽快建立起具有主体结构、客体结构、空间结构和运行结构完善的信息市场。发展信息市场还必须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和传递技术,实现信息市场网络化,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发展的需要。
3.5 培养高素质从业人才,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一是利用各种科研培训教育网络,对丰富的信息人才进行全面系统的继续教育,改善知识结构,丰富理论分析能力与实际操作技能,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其服务意识。二是政府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合理引导与组合信息人才,实现其内在结构的优化配置;鼓励与扶持各种信息人才在“自筹资金、自愿结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基础上,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流动,推动信息人力资源空间组合的层次性与结构性,以充分调动信息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扩大信息服务能力,促进信息服务产业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贵宇.论我国文献信息市场的运行机制.图书学研究,1999(5):63-65
2 王保生,程刚.我国信息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现代情报,1997(4):48-49
3 佟维群,郭晓芳.试论我国文献信息市场的建设.图书馆学研究.1998(6):58-60
4 李晓新.规范管理有序发展—我国信息市场发展问题探讨.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9(2):2-5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