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语》“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标点商(2)

2015-06-01 01:11
导读:这一则向来众说纷纭,没有确解。朱熹《论语集注》引邢氏曰:“梁,桥也。‘时哉’,言雉之饮啄得其时。子路不达,以为时物而共具之。孔子不食,三
  这一则向来众说纷纭,没有确解。朱熹《论语集注》引邢氏曰:“梁,桥也。‘时哉’,言雉之饮啄得其时。子路不达,以为时物而共具之。孔子不食,三嗅其气而起。” [1](177)其实,从孔子爱惜动物的思想立场出发,这一则《论语》并不难理解:鸟见来人颜色不善,不怀好意,就飞而离去,翱翔一段时间后又停了下来。孔子说:“栖息在桥梁上的野鸡,不失其时地饮食,自由自在,多么可爱。”子路误解了孔子的意思,以为孔子是在说野鸡是最时新的佳肴,就把野鸡抓来煮了送给孔子吃,孔子闻了闻气味,知道是野鸡,就不愿意吃,站起来生气地离开了。
  孔子曾经亲口说过:“吾道一以贯之”。如果说在马房烧了的情况之下,孔子只关心人,而对马则不闻不问,那么孔子就是仁民而不爱物,他的思想根本就是自相抵牾,何谈“一以贯之”?如果我们将这一则《论语》理解为孔子既问人,又问马,先人后马,先重后轻,就与孔子的一贯思想相符了。
  
  三、符合儒家思想的一贯精神
  
  儒家思想的理论核心是“仁”,《孟子·离娄下》说:“仁者爱人”。儒家思想不仅提倡人与人之间要以仁爱相处,而且特别注重将这种仁爱精神推广到世间万事万物。正如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所说:“盖骨肉之亲,本同一气,又非但若人之同类而已,故古人必由亲亲推之,然后及于仁民,又推其余,然后及于爱物。皆由近以及远,自易以及难。” [1](303)如果说在孔子那里,关爱动物的思想还比较模糊抽象的话,那么,在孟子那里就变得具体而清晰了。《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孟子和齐宣王关于王道问题的一段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孟子对齐宣王不忍杀牛的慈悲心肠大加赞赏,并以此为契机,对齐宣王宣讲了自己仁民爱物的一贯思想:“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生,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还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提出了仁爱的有序性。在汉代,公羊学大师董仲舒是这样解释“仁”的:“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 [2](450)到了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在他的《西铭》一文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我与也。” [3](849)十分明确而响亮地提出了“民,吾同胞;物,我与也”的口号,天下所有的人民,都是我的同胞骨肉;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是我的伙伴,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而明代王阳明则进一步将仁民爱物之心阐发到了极至:“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如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 [4](第26卷968)而追本溯源,这种精神与孔子的仁民爱物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7.
  [2]钟肇鹏.春秋繁露校释[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
  [3]高步瀛.唐宋文举要·西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4]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军旅文学:要攀登思想与精神的“高地”——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