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焦虑·国家主义思潮·意识形态话语——近代(4)
2015-08-01 01:02
导读:1 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第26页。 2 比如《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一、两千一百万元赔款分期付清;二、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
1 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第26页。
2 比如《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一、两千一百万元赔款分期付清;二、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港为通商口岸;三、在品级对等的官员之间平等往来;四、在各通商品岸设立英国领事馆;五、废除公行垄断;六、对英国进出口货物一律秉公征税;七、割让香港为英国领地。除了一、七两条之外,其它都
是我们现在已经接受了的国际惯例。
3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第189页。
4 同上书,第32页。
5 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4页。虽然在中国文人思想中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并不好战,然而在历代,大凡不那么好战的文人与军事将领都受到广泛的批评与讥讽,在国家与民族纷争中,和平主义经常被视为“卖国主义”与“投降主义”的同义词,这也是个值得认真研究的现象。
6 《李文忠公全集·秦稿》卷九,第6页。
7 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严复集》,第三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60页。
8 严既澄《<我们的总答复>书后》,载天津《大公报》1935年5月22—23日。
9 张佛泉《西化问题之批判》,天津《国闻周报》第12卷第12期。
10 常燕生:《我对于中国本位文化建设问题的简单意见》,《文化与教育》旬刊,第55期。
11 吴景超:《建设问题与东西文化》,《独立评论》,第139页。
共4页: 4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