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参考文献:
[1] 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2.7.
[2] 余永梁.易卦爻辞的时代及其作者[A].黄寿祺,张善文.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一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 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
[4] 王兴业.三坟易探微[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5] 于豪亮.帛书周易[J].文物,1984,(3)
[6] 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J].文物,1995,(1)
[7]王明钦.王家台秦墓竹简概述.武汉大学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论文,2001.
[8]王明钦.归藏与夏启的传说--兼论台与祭坛的关系及钧台的地望[A].华学:第3辑[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
[9]王明钦.试论归藏的几个问题[A].古方.一剑集[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6.
[10] 李家浩.王家台秦简易占为归藏考[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1)
[11] 高明.连山归藏考[A].黄寿祺,张善文.周易研究论文集(一)[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2] 李零.跳出周易看周易——数字卦的再认识[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6)
[13]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 [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2.
[14] 高亨. 周易卦爻辞的文学价值[A].高亨.周易杂论[C].济南:齐鲁书社,1988.
[15] 陈良云.周易与中国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
[16] 周立升.春秋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65.
[17] 胡平生.阜阳汉简周易概述[A]. 简帛研究:第三辑[C].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18] 孔颖达.《周易正义》 [M].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7.
[19] 朱熹.朱子语类[Z]. 北京:中华书局,1987.
[20] 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J].考古学报,1980,(4)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21] 张亚初,刘雨. 考古,1981,(2)
[22] 池田知久.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释文[J].周易研究,1997,(3)
[23] 廖名春.帛书要释文[A]. 国际易学研究[C].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24] 李景春.周易哲学时代及其性质[N].文汇报,1961-2-28.
[25] 刘惠孙.易的思想内容的发展及易经和易传的关系[J].福建师范学院学报,1962(1)
[26] 胡朴安.周易古史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7] 黎子耀.周易秘义[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28] 李大用.周易新探[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4,26-27.
[29] 谢宝笙.易经之谜打开了[M].香港:明窗出版社,1993.
[30] 屈万里.易卦源于龟卜考[A].黄寿祺,张善文.周易研究论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1] 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安徽省阜阳地区博物馆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简介[J].文物,1983,(2)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