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探索蚩尤文化的另类线索(1)(2)
2015-10-19 01:01
导读:还有一个现象可作参考: 巴人的祖先称为“廪君”,而且为白虎的魂魄所化(《世本·氏姓篇》、《水经注·夷水》、《华阳国志·巴志》)。巴人称其祖
还有一个现象可作参考:
巴人的祖先称为“廪君”,而且为白虎的魂魄所化(《世本·氏姓篇》、《水经注·夷水》、《华阳国志·巴志》)。巴人称其祖先、首领为“君”,同于三苗、九黎称蚩尤为“君”;巴人崇拜虎,也同于三苗、九黎,区别只在于前者崇拜白虎,后者崇拜黑虎。古代黎、狸、虎相通,九黎即九虎;“蚩尤阚姓”,“阚”为老虎咆哮之声,表明蚩尤族崇拜虎。据介绍,纪念蚩尤的傩祭仪式供奉黑虎真君和白虎八部大王两神,傩师毕嫫身披虎皮八幅罗裙(虎裙)祭土主之后,由黑虎真君(由一老者扮黑虎头领以象蚩尤)率八虎(由八名成年男子扮装)跳傩(王大有著《中华龙种文化》89--90页,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证明蚩尤在其后裔心目中本身即是虎神。这又由考古材料进一步证实:西水坡45号墓及蚌塑龙虎图像与渭水流域半坡类型后期、史家墓地龙虎构形均是“贬龙扬虎”(参见《“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究》26,http://xiangyata.net/data/articles/a02/413.html)。“龙”代表黄帝一方,由前述《蚩尤神话》蚩尤族称与黄帝族之战为“打龙之战”亦可得证。
巴人与蚩尤、蚩尤族是一种什么关系,目前尚难以论定,但巴文化、巴蜀图语与半坡类型有很明显的联系,如虎崇拜,器物图案、符号中的牛角纹、阴阳交午图形及其变式等,在古文化中几乎为唯一对应关系。据学者研究,巴蜀图语实际应是巴人或崇虎的蜀开明氏所作(李复华、王家佑《关于“巴蜀图语”的几点看法》,孙华《巴蜀符号初论》,均见徐中舒主编《巴蜀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笔者推测,巴人的远源有可能与半坡类型中与黄帝联合杀蚩尤的炎帝族有关,所谓白虎(星)、白旗被视为不祥之兆,有投降、背叛、变节之意可能源于此。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国光红先生认为屈原《九歌·云中君》为祭祀蚩尤之歌:蚩尤战败后为黄帝所肢解,故为“解神”;《易经·解》卦下坎、上震为“雷雨”之象,《解》卦专为蚩尤而设,蚩尤亦即“雷雨”之神。雷、雨俱为云中之物,故“云中君”非指云神,而是暗指蚩尤,所以才有《云中君》“览冀州兮有余”等名(国光红《楚国巫坛上的蚩尤祭歌——〈九歌·云中君〉新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云中君”是否即指蚩尤,笔者觉得尚难决断,故暂时存疑。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