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科学思想与技术的实现必须有相应的环境
最后,我想就康熙《皇舆全览图》的测绘、编制与刊印谈谈科学思想和技术的实现必须有相应的环境这个问题。
很多外国学者认为中国传统舆图没有什么科学性和精确性,中国人自己也有一些同感,这大概是用近一个多世纪的情况去评判已经过去的近二千年的中国制图历史。因为此前已另有文章论评,这里不打算再分析古代中国地图的准确性。
将大地投影测量技术用于绘制经纬度控制的地图,的确西方人曾走在中国人的前面,可是除了欧特利奥斯(Ortelius)的双半球投影世界地图(Theatrum Orbis Terrarum)面世外,16至18世纪间没有见到西方人曾经把这项科学技术真正用于欧洲大地的测量和制图。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欧洲没有能够让新的科学思想与技术走向现实应用的土壤。这朵花后来在王朝时代的中国绽开。先是利玛窦来中国,于明万历年间在中国各地进行经纬度测量,然后刻成一种绘有经纬线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接着清朝康熙皇帝组织了除新疆之外全国范围的大地经纬度测量,康熙五十七年(1718)绘制成《皇舆全览图》,并由西方教士马国贤(Matteo Ripa)在紫禁城内制成铜版,印制成经纬度控制的投影地图。这件事说明尽管欧洲人先发明了投影实测制图法,但是要使科学技术普及,却只有在欧洲之外的环境里才能实现。同样,康熙《皇舆全览图》制成以后,变成皇帝手中的玩物,藏之大内逾百年而未被官方或百姓所用。人们使用的地图依然是不够精确的传统舆图,这又是缺少能够让新的科学技术为现实所用的土壤所致。康熙《皇舆全览图》的印本由传教士带回欧洲,由法国海军军官、地图学家唐维尔(d' Anville)增补修订成《中国、蒙古与西藏新地图集》(Nouvelle Atlas de la Chine, de la Tartars Chinosis et du Thibet),于1737年在巴黎用法文印制出版,这内容详尽精确的地图成为大多数欧洲制图商印制亚洲地图的兰本。而中国则等到清朝道光初年,康熙《皇舆全览图》、乾隆《内府舆图》的底本流传到京师厂肆,被武进人董方立利用之,仿制出经纬度与传统记里画方共存的《皇朝一统舆图》(见陈灃《东塾集》卷二:记地图三本)。其印本在民间广为流传,方使得投影实测经纬度制图技术渐渐为国人所用。这墙里开花墙外香的一往一复,证明科学技术为现实服务必须有相应的环境才能实现。权力可以使科学技术普及为现实,权力也可以窒息科学,不止是晚清的中国社会。这或许是我从邹书中获得的又一层感受。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