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文化定义•文化表现形式•文化生产(1)(2)

2015-11-02 01:05
导读:二、文化表现及形式 1、 文化表现的基本特征 1) 表现的层次性 所谓文化表现的层次性,指一个民族展示和显现文化的结构特征。从社会评价的角度,这

二、文化表现及形式

1、 文化表现的基本特征

1)  表现的层次性

所谓文化表现的层次性,指一个民族展示和显现文化的结构特征。从社会评价的角度,这种层次性就是我们常说的优雅文化与俗文化。高山流水与下里巴人,是从接受者的角度体现文化的层次性的,由于接受者本身需要再评价,甄别其是否附庸风雅,也由于优雅与俗气具有时代性、阶级性,所以也是相对的。孔子赞《九韶》,称三月不闻肉味,斥郑声淫,可能还是因为前者为少数人专享,后者为大众喜闻。从文化主体的角度,层次性表现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精英文化更多地表现文化的思想性,先进性;大众文化则表现文化的娱乐性,生活性;但也不是绝对的,有时精英文化流入腐朽、颓废,有时大众文化则蕴含创造力,生命力。麦克米伦离职10多年后,伊丽莎白女王考虑到他的业绩,想封他为伯爵并授予嘉德勋章,但被他婉言拒绝。他说:“这些称号不适合于一个苏格兰高地小农庄佃农的曾孙。”(阎照祥《英国贵族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插页。)贵族以及贵族文化的衰败和贬值可见一斑。从文化客体的角度,文化的表现具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层次特征,古人曰:“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 形而上的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如政治文化、法律文化、历史、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教育、宗教等,形而下的文化主要指缺乏精神表现的文化,如一些流行文化形式,科技文化成果,公众文化活动等。

2)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文化不仅内容上是多样的,形式上也是。无论古代文化还是现代文化,官方文化还是民间文化,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都有丰富的形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渗透其中,道德、政治、军事、宗教、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活动,都是典型的重大的文化表现形式。而文学与艺术,又有着无限丰富的表现形式:诸如神话文化、诗歌文化、戏剧文化、曲艺文化、音乐文化、绘画文化、影视文化等。 还有大量的特殊文化表现形式,如:饮食文化、花鸟文化、体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丧葬及婚嫁文化、居住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网络文化、科技文化、服饰文化、节事文化、武术文化等。

2、 文化表现形式中的中西文化差别

Spiro在《文化与人性》中说:“不同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构造现实。对任何行为者来说,现实是通过世界观和他的文化所建构的行为环境传递的。”(《文化与人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页。)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性是由不同的表现形式显现出来的。这些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构成文化人的行为环境和行为意义的符号,体现出文化内涵的差别。

在文化内核的思维表现方式和伦理精神上,我们前面提到西方人的理性主义和宗教伦理与中国人的实践理性和儒家伦理的不同。基督教伦理的实质是提升自己虔信、增加个人责任以获得个人的救赎。而儒家伦理的个人责任最终落实到求“仁”的关系义务之中;“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邀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所谓实践理性,主要指惯常的思维特性,并非没有类似西方的理性精神。它包括积淀的文化心理,经验性的判断与推理(比如兵器锻造的例子),非精确性(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的例子),情理交融,批判性等;宋明理学鸿儒们所谓“格物致知”,并非“格”物的物理属性,而是探求物与人伦的秩序、关系。

在精神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中,中西的文化差异也是比比皆是。如音乐,中国传统的丝竹乐器是表现中国人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绝好载体。在中国,不可能有贝多芬那样的体现人与自然及人自身情感的深刻冲突的交响乐。又如绘画,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中,山水是用来抒写内心情怀的,未必符合西方绘画中的比例法则。对于人物的处理,画家往往将帝王或主角比例放大(如阎立本《步辇图》),这种处理手法,也与西方绘画比例或透视法则相悖。再如南京云锦这么一种特殊艺术表现形式,它色彩艳丽,晕色和谐,民族纹样,奇异变幻,自然天成。具有鲜明的中国吉祥文化的深厚底蕴。无论是皇帝御用龙袍上的正座团龙、行龙、降龙形态,代表“天子”、“帝王”神化权力的象征性。与此相配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的十二章纹,均有“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统领四方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性意义。云锦的纹样图案,表达的中国吉祥文化的核心主题的设计思想是:“权、福、禄、寿、喜、财”六字要素,表达了人们思想观念性的祈求幸福与热情向往。(参见王宝林《云锦的文化表现形式及其功能》,载《东南文化》2002年第11期)

从生活方式和一般行为方式上,文化的差别也十分明显。生活方式的差异作为区别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人类学的重要观点。由古代大禹治水的神话,我们知道夏朝至少在开国时还是母系氏族社会,其居住方式有两个特点:一是游牧性,二是从妻居。在这样的社会还不可能有后来的男尊女卑的伦理教条;换句话说,如果现在还有这样的社会及生活方式,它的某些文化特征应该不同于我们说的文化传统。的确如此,根据湖北大学钟年教授的田野调查,我国枝江市百里洲镇戴家渡村的从妻居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他考察认为:“从妻居的婚姻制度,在继续发挥其养老功能的同时,也起到了改善家庭内部关系、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和谐、提高妇女地位等方面的作用,这一切对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流行的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等观念产生了冲击,从而影响到人们的生育行为。”( 钟年《居住模式与生育文化》,载《市场与人口分析》第7卷第2期,2001年。)就中西文化比较而言,在封建社会、自然农业的大致相同背景下,由于在居住形式,生产形式,家庭形式、婚姻形式、教育形式等生活方式方面表现形式的特殊性,还是显露文化的较大区别。

从现实来说,当代西方青年热衷体育运动,崇尚理性,热爱生命,挑战生命极限,这与浮士德精神有关联;即使是非理性、后现代的表现,也比大多数中国青年执著,谨慎,富于主动性;而我们虽然有我们的优点,如集体归属感较强,沉着,坚定,但有时表现得过于盲从,缺乏主动性,冲创精神不够,严谨性不够,虔诚不够,这正是不同文化的体现(并不等于说,没有个体差异性)。

文化的差别和同一始终处于矛盾的运动之中。表现形式的不同往往是由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决定的,形式只是使我们更容易唤起回忆和体验。

共4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用现代史学眼光审读《水浒传》(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