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在苦难中彰显精神之光(1)(3)

2016-01-23 01:07
导读:这种面对挫折而生的悲剧感表现出他对人生本质的觉悟和内在精神的觉醒(稍后出现的“自我”的分裂甚至可以看作对现实的反抗),然而,若说此时欧阳

  这种面对挫折而生的悲剧感表现出他对人生本质的觉悟和内在精神的觉醒(稍后出现的“自我”的分裂甚至可以看作对现实的反抗),然而,若说此时欧阳独离对悲剧人生的认识已经等同于加缪笔下的西西弗的悲剧,则未免言过其实。因为他此番的悲感还是建立在世俗的希望和价值之上的,尽管他以西西弗形象作譬。西西弗悲剧的最大特点在于劳动的无望、无效,而且悲剧主体对此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6]113,因此,神话的关键词在于“推”。而欧阳独离的悲感的核心在于“滚落”,在他的西西弗式的劳动中,“推”的行为是与价值相连的,他要通过推石头上山获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不断滚落下来的石头才是他的悲感的内核。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石杰
从互文性理论重新解读《宋诗选注》
浅析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上一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的扩张路径(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