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曾国藩统帅湘军的道德践履与人格魅力(1)

2016-02-28 01:02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曾国藩统帅湘军的道德践履与人格魅力(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湘军是一支针对绿营腐败进行军事体制改革而层层招募、
摘要:湘军是一支针对绿营腐败进行军事体制改革而层层招募、层层隶属的军队,它虽然克服了绿营的许多弊病,却形成了各系备派和下级只服从直接上级因而难以统一指挥的格局。曾国藩作为湘军的最高统帅,之所以能对湘军指挥自如,主要是因为他在忠廉恕等方面的道德践履和因此而形成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曾国藩;湘军;道德践履;人格魅力
  
  清王朝依靠八旗兵定鼎中原。但入关后八旗兵逐渐腐败,到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已不可用,只好依靠改编的汉人部队即绿营。绿营在乾隆年间也和八旗兵一样腐败。到嘉庆年问,历时九年的川陕白莲教起义,就是依靠团练才镇压下去。咸丰初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清王朝也只有继续依靠地方武装,任命团练大臣办团练。曾国藩就是咸丰帝任命的在湖南办团练的大臣之一。后来湖南的团练由曾国藩统帅出省作战,发展成为湘军。
  曾国藩对绿营的腐败有深刻认识,他说:“以今日绿营之习气,与今日调遗之成法,虽圣者不能使一心一气,非别树一帜,改弦更张。断不能办此贼也。”(《曾国藩全集》第21卷第186页,岳麓书杜,1994年版)曾国藩彻底否定了绿营。按照新的建军机制组建湘军:由统帅挑选营官。营官挑选哨弁,哨弁挑选什长,什长招募勇丁。曾国藩把这种方式组建的湘军比作“统领如根,由根而生枝叶,皆一气贯通。”(《曾国藩全集》第10卷第6323页,岳麓书社,1994年版)由于层层招募,组成“这棵树”的是利害相关、思想相通、地域相同、社会关系相近的人。维系“这棵树”生存的不是普通军队的组织纪律。而是家族、亲朋、师生关系。湘军的招募制,使“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受其么惠。”(《曾国藩全集》第10卷第6323页,岳麓书社,1994年版)湘军还有另一条原则,如果统领、分统、营官去位,其统部队一般要解散。由新统领或新营官去重新组建。这就使得湘军各护其长。心怕头头去位后在重新组建中地位降落影响前程,甚至被斥退失去升官发财的机会。湘军的这种建制,虽然克服了绿营的许多恶弊,但也因层层招募、层层隶属,造成只听命于直接长官而难以统一指挥的困难。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然而,湘军的这种建制,并没有影响曾国藩作为最高统帅的统一指挥。如果不是这样,湘军就不能镇压太平天国,清廷也就不会对曾国藩既恨且忌。李鸿章在《曾国藩神道碑》说:“公治军,谋定而后动,折而不挠,重如山岳。诸将化之,虽离公远去,皆遵守约束不变”。这话并非溢美。曾国藩不仅在军时将士听从他的指挥,即使守制离开了军队,清廷的命令他们可以不听,但曾国藩“一纸千里赴急”。(引自朱安东《曾国藩传》第333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湘军将士之所以听从曾国藩的指挥。其原因当然是复杂的,如他见识远大、高人一等的战备眼光使人折服,如他的政治地位具有领衔奏事保举官员的权力而使人随从,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他的道德践履,是他的以德感人。对此不论是曾国藩同时代的人,还是后人,都有颇为一致的评论。如作为曾国藩幕府中的“通今之才”容闳。他在《西学东渐记》中评论说:“曾文正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人物,同辈莫不奉为泰山北斗。……平定此大乱,为事良不易,文正所以能指挥若定,全境肃清者,良以其才识道德均有不可及者。”
  世界上对人征服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外力控制,威逼加利诱,它凭藉的是权势;一旦权势衰退,这种征服便化为乌有。另一种是内心征服,使人心悦诚服,它凭藉的是高尚人格,是道德感动。曾国藩以他的道德践履和高尚人格去感动湘军将士,使他们心悦诚服地听从他的指挥。湘军将士特别是那些学养深厚的将士,无论心腹与否,无不奉曾国藩为道德圭臬。李鸿章、容闳、薛福成、黎昌庶这些心腹知己自不必说,即使与他有隙甚至交恶的李元度、左宗棠也莫不如此。曾国藩逝世,与之交恶的左宗棠挽曰:“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勿负平生。”李元度数次为曾国藩所参,曾国藩逝世,他长歌当哭,撰文祭曰:“生我者父,知我者公。公之如我。地拓海容。”郭松林的一首挽联则更具体地表现了曾国藩以德感佩湘军:“伟业冠古今,满而不溢,高而不危,统求国计民生,先忧后乐;荐贤遍天下,功则归人,过则归己,若论感恩知己,异口同声。”
上一篇:《孔子诗论》五题 I(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