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字字词札记(1)(4)
2016-04-07 01:05
导读:⑵曰:诗其猷 门与?戋民而裕之,其用心也将何如?(简4) 学者或释为“坪”,读为“平”,或释为“塝”,读为“旁”,莫衷一是。 我们认为字释为
⑵曰:诗其猷

门与?戋民而裕之,其用心也将何如?(简4)
学者或释为“坪”,读为“平”,或释为“塝”,读为“旁”,莫衷一是。
我们认为字释为“塝”,读为“旁”是对的。下面我们对“塝”所从之“旁”的字形结构进行一下分析。何琳仪先生认为字从土从雱(旁之籀文)[5],有一定的道理。由《孔子诗论》“塝”之字形知《说文》收“雱”为“旁”之古籀是有根据的。但“雱”字并非从雨从方,而是从冂方声的字,实际上就是“旁”,是从甲骨一直延续下来的写法。甲骨文“旁”形作

,

。西周“旁”字既有同于甲骨之写法,也有并笔上下贯通的(《金文编》第7页)。越王者旨於赐钟形作

,皆与《孔子诗论》之“旁”字为同一类写法。再来看传世文献中的“雱”字。“雱”字独见于传世本《诗.邶风.北风》所载:“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毛传:“雱,雪盛貌。”其实这个字与“旁”字用法没有两样。《说文》:“旁,溥也。”又:“溥,大也。”《广雅.释诂》:“旁,大也。”所以“雱”就是“旁”字。《说文》籀文“雱”(上雨下方),应当是金文楚简中所见并笔“旁”字之讹。
楚帛书有“旁”

字,字亦从冂方声。曰:天旁动。又:汝日月既乱,乃有霓旁。后一例字残,从方

,然另有残笔,当同前一例,亦是“旁”字。
楚文字“旁”有一种异体,见于郭店简:
(1)善者民必众,众未必治,不治不顺,不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