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概述(1)(2)

2016-05-06 01:03
导读:一系列儿童文学理论专著的出版,是这两年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又一道风景。 班马的《前艺术思想——中国当代少年文学艺术论》〔10〕全书55万字,是他

一系列儿童文学理论专著的出版,是这两年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又一道风景。
班马的《前艺术思想——中国当代少年文学艺术论》〔10〕全书55万字,是他做了五年的一件工程。该书承载丰厚,纵深涉及,力陈新论,构成系统框架,是90年代以来班马儿童文学艺术思考和理论思想的一次全面表达,也是观测和探究文革后新生代少儿文学的探索行为、思维面、精神力、新构建度的一次全面接触。班马在该著中呈现了一套初步的少儿文学艺术自身美学系统。
汤锐的《现代儿童文学本体论》〔11〕是一部有关现代儿童文学之本质、功能、美学特征、创作机制等基本问题的理论专著。作者突破了以往仅以儿童(读者)为单一逻辑支点的封闭式的儿童文学理论框架,而努力以“成人—儿童”双逻辑支点为基础,建构全新的、开放式的现代儿童文学理论体系;尤其本书着重探索了成人与儿童两种不同的审美意识相互协调、双向交流的机制和途径,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解决我国儿童文学界一系列长期争论未决的理论难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儿童文学创作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彭懿的《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12〕是国内第一部幻想文学理论研究专著,该书以生动优美的诗化语言对欧美等国的现代幻想文学进行了一次全景式的扫描,并对经典作家作品进行了介绍和评述。这本理论专著的意义是深远的,它预示了下个世纪文学的新空间,为拥有想像才华的中国作家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和可供参照的文本。更为可贵的是作者的努力并没有仅止于理论研究层面,还将它与出版社的出版行为相结合,在他的大力倡导下,江西21世纪出版社正式将“大幻想文学”作为一个品牌树立起来,并开始策划与出版中国作家创作的幻想文学丛书。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这两年出版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著作还有方卫平的《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13〕、吴其南的《转型期儿童文学思潮史》〔14〕、刘绪源的《儿童文学三大母题》〔15〕、朱自强的《儿童文学的本质》〔16〕、竺洪波的《智慧的觉醒》〔17〕、黄云生的《人之初文学解析》〔18〕等等。
儿童小说的创作与研究
16岁女中学生写的长篇小说《花季·雨季》〔19〕在当前儿童小说发行量大都只有几千册的萧条背景下,却爆出了发行数达数十万册的冷门。这是近年儿童文学领域里出现的一个非常引入深思的现象。评论家们认为,“无论从小说创作的技巧,还是从语言艺术的角度来衡量,《花季·雨季》都还算不上十分成熟的作品,它难免留有一个中学生初创时期的稚嫩和缺陷。”〔20〕但是,它却取得了成功,虽然它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但是,这一现象也暴露出了当前的儿童文学界评论与创作脱节,评论家评论观念陈旧,作家创作跟不上变化多端的时代等诸多问题。
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21〕在1995年大红大紫之后,仍然余热不减,是这两年儿童小说评论中颇受关注的热点。这两部书分别以贾里和贾梅这两个90年代的少年为主人公,叙写他们和他们身边的伙伴们的生活故事。这些故事生动、有趣,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少年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看到了今天孩子们有滋有味的成长历程,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艺术魅力。研究者们认为:“这两部作品的最成功之处,在于最恰到好处地均衡了‘现实’与‘可能’之间的摇摆度。”〔22〕
动物小说是儿童小说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动物小说进行研究的论文也有不少。其中曹文轩的《动物小说:人间的延伸》高屋建瓴地对动物小说进行了阐述。他指出:“通过实践,小说家们发现,许多人间主题倘若还放在人间那种司空见惯的情景中表现时,却出人意料且又不可思议地得到了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的揭示。”“动物小说的创造必将是无休止的。”〔23〕在动物小说的创作方面,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在这两年再次掀起了一个高潮:1997年,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一次性买断他未来十年动物小说的独家出版权,这在当今作家中实属罕见。对沈石溪动物小说的研究自然是评论界的一个热点,并引起了争议。王泉根认为“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能够经得起文学史的检验,我把它视为独特而自足的文本。”“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大面积地切入生命,生命文化意识是其作品的主旋律。”与之唱反调的是吴其南,王泉根在文中提到“在吴其南看来,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不值一提,其一是沈氏作品的主题意蕴‘总体上只能在通俗文学的话语系统内操作’,跳不出‘写义仆、写贤君,写有野心的奋斗者,写不被理解的英雄’;其二是艺术上的不足,‘其中最主要的,最缺乏感性的深度’,因而‘不耐读’。”〔24〕
上一篇:向才子佳人话语霸权的挑战(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