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观念的演化(1)
2016-07-27 01:01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论文化观念的演化(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内容提要】中西“文化”观念有各自的演化路径。在“辞源学
【内容提要】中西“文化”观念有各自的演化路径。在“辞源学”意义上,中国的“文化”一开始指向形而上的精神层面;西方的" cultura" 一开始指向形而下的物质层面。从古代到近代,中国的“文化”指文治教化,其内涵主要在精神方面;西方的“文化”从物质世界扩展到精神世界;就现当代而言,中国通过日本的中介引入了西方的“文化”观以及文化人类学、社会学、
民俗学以及文化研究等领域。 【摘 要 题】理论视野 【关 键 词】文化/Culutre/文化人类学/文化研究 【正 文】
汉语中的“文化”乃是
英语中的culture、德语中的Kultur、法语中的culture、意大利语中的cultura等。这个名词在汉语和西方语言中是古已有之的,就古代而言,这个名词所承载的概念是在各自的语言系统中分途发展演化的。到了近现代,日本在明治维新后首先借用汉语中的“文化”一语,翻译了西文中的culture、Kultur等语;清末民初,一批留日的中国青年学生,又将这一概念引回中国,于是,中国人便在承继自己古人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西方近代的文化观念。当代西方在后结构主义等思潮影响下,文化概念从人类文
化学的广义进一步泛化,形成了文化研究的热潮,这一思潮从20世纪80年代后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学者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开始积极思考和讨论中国文化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语境中的处境和走向。 一、文化:辞源学的意义 从原始的意义上看,中西古代的“文化”观是截然不同的。可以说,中国的“文化”一开始就指向形而上的精神层面,而西方的“文化”一开始却指向形而下的物质层面。这一点可以从辞源学的角度得到说明。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古汉语中的“文化”词由“文”与“化”复合而成,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文”当是初民以交错的划痕表达“复杂”“纷繁”意,例如,交互的纹理、错杂的颜色、交错的笔划,乃至繁杂的事象等,所以,《易·系辞下》说:“物相杂,故曰文”,① 这里的“文”提出的是一种近乎抽象的观念。
“文”与“化”的结合可以在《易》的“贲”卦中见出端倪。解释此卦的“彖传”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一方面把“人文”与“天文”相对照,另一方面,又将“人文”与“化成天下”相关联。如果我们把“天文”理解为“宇宙”和“自然”,那么,“人文”就意味着人世间的一切,或者说人类的文明。当然我们不能脱离具体语境来解析这段话。当时商周社会中的“人文”大抵不外文治教化、诗书礼乐之类,故唐人孔颖达在《周易正义·疏》中解释“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句时说:“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② 但无论如何,我们不难看出,贲的“彖”中已然孕育着将“文”与“化”连用的萌芽。
最早将“文”与“化”连用见于西汉刘向的《说苑》。刘向在该书的“指武”篇中讨论战争和武功,其中有一段话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③ 这里的“文化”显然从“贲”卦的“彖”中化出,指“文治教化”,意思是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总是先礼而后兵,动武一定是不得已的事。
从古汉语中“文化”一词的辞源学意义,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上古时代是在“文治教化”的意义上使用“文化”一名的,其中的精神内涵远大于物质内涵。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西语中的“文化”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语中的cultura,其词根是动词colere,原义是耕作土地、饲养家畜、种植庄稼、居住等,这类活动自然与物质的自然界紧密关联,是人类改造自然以获得适当生存环境的最初尝试。从拉丁语中发展而成的德语kultur和英语culture最早也是类似的意思。所以,当代学者伊格尔顿明确地说:“' Culture' at first denoted a thoroughly material process。(文化最初指的是一个全然的物质过程)”。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