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学研究网站的生态论(1)
2016-11-09 01:11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编辑学研究网站的生态论(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内容提要】流媒体时代,编辑业务运作以及对编辑学学科本身
【内容提要】流媒体时代,编辑业务运作以及对编辑学学科本身的探讨,都融入了网络之中。本文综合对编辑工作的电脑化、编辑学学术研究网站状况的讨论,探讨编辑学研究网络化生存的问题和出路。
【摘 要 题】编辑学 【关 键 词】编辑业务/编辑学学科/学术研究网站/网络化生存 【正 文】 一、与编辑学相关的学术网站现状 流媒体时代,随着编辑业务的电子化,与编辑业务相应的网络使用也日渐普及,诸如使用电子邮件来往信函,各种学术期刊的网页被刊物编辑部链接在互联网上等。其最集大成者是,一些知名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已经形成气候,使得学术期刊的最新文本被收入和传播。比如CNKI源数据库及其相关的子库,可以通过跨库检索系统(CJFD、CDMD、CPCD、CCND),检索到大部分学术期刊的内容,包括编辑学研究的学术成果。与编辑学相关和部分相交的新闻传播学学术网站的建设,也正方兴未艾。与此同时,编辑业务的运作和编辑学学科的探讨,也开始进入网络范围。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目前作为独立学科的编辑学学术研究网站,在网络上的生存与发展却举步维艰,这一态势对编辑学的研究当然不利。因此,为了编辑业务和编辑学学术研究的网络化,应该对该学科的网络生存状态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对编辑学学术研究的网络化前景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本文通过对编辑工作电脑化、编辑学研究网站状况的调查,探讨该学科研究网络化的出路。 关于编辑学学科的定义,本文仅袭用尹玉吉《编辑学学科性质讨论述评》的观点,即“编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有的学科”,亦即是研究编辑基础理论、编辑活动规律及编辑实践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具体地说,是研究编辑工作规律的一门学问。对于编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从理论上说,要求建设完备的编辑学大学科体系,必须重视部门编辑学研究,两者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开展部门编辑学研究的途径,一是运用编辑学基本理论对不同类别积累的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从中抽象出不同类别编辑活动的特殊性;二是将编辑学基本理论与相关学科相互渗透、融合,使两者同时具体化和深化,具有新质。[1]引进这个定义,是为了区分新闻传播专业与编辑学专业网站的不同研究方向。目前,新闻传播专业网站的建设,保持上升的态势,内中不乏有对编辑学基本理论与相关学科探讨的内容。新闻传播学与编辑学有相容和相交的学术范围,新闻传播专业网站与编辑学网站所涉及的内容也是如此。 新闻传播学专业网站以新闻传播业界和新闻传播学界信息为主要内容,尽管是专业网站,但由于内容、形态、主办方背景等因素,这类网站亦呈现出多样性。它们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分类,如综合性网站和单一分支网站;学术性网站和实务类网站;机构类网站和个人网站等等。在形态上,除网站外,还有专门的BBS和电子邮件刊物。例如,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中华传媒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在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中具有重大的影响。回顾传播研究网的建设过程,追求原创性信息及学术品味可以说是该网站的主要特点。再如“中华传播网”(http://mediachina.net)、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千龙网·新闻社区、京华传媒网(http://)、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站、传媒观察、中国报刊网、慧聪报刊资讯网、网络广告先锋、视联网。此外,中国媒体资讯网、新闻出版教育网、中国广告传播研究网、6969报纸营销策划、中国广电网、五洲传媒、中国网络传播研究、G999传媒频道、传媒工厂、传媒川军联盟、每日传媒视点、媒体资源信息网,史坦国际中国传媒论坛、视听纵横——网络与传播学研究、中国广告网等网站也各有特色,持有一定的影响力。 此外,就是发布专业信息的电子邮件刊物。这是直接发送给订户的重要的网络传播形态,可根据不同需要制作成txt、doc、html、pdf等文件格式。目前国内的电子邮件刊物主要依附网站制作发送,是目前反映业界动态最及时、内容最丰富的电子报。作为单独发送的电子邮件刊物,有已停办的《e传播周刊》(e-MediaWeek)。其发刊宗旨是“传播媒介观察、传播现象透视、传播信息交流、传播学术争鸣”,订阅发送为上海索易(http://,电子邮件报刊制作发送专业平台)。 新闻与传播学学科网站之所以兴盛,其中的原因是国内许多高校的新闻传播学
研究生课程的大量设置。从中国新闻传播专业网站在2003年的发展变化看,它有四个特点:一是综合性新闻传播学术网站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劲头;二是新闻逐渐走向成熟;三是门户网站与重点新闻网站纷纷开设传媒频道;四是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网站则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某些倒退现象。尽管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网站拥有深厚的学术资源和专业人才,然而,由于长期观念上及体制上的原因,这些网站却发展得不如人意,一些著名的编辑专业学术团体和教育院校,甚至还没有一个体现自己学术特色的网站或网页。[2] 其实,与传统的学术期刊相比,学科研究的网络化具有良好的前景,其未来发展应该受到关注,因此,目前传播学学科网站正在不断更新和加强自身建设。以“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站(CJR)为例,该网站不断地优化内容,强化网络特点。例如,建站之初设置的栏目中不再适应目前的调整;加强互动,完善搜索功能;更加突出网络特色。做一个研究媒介的媒介,互联网研究一直是CJR的一个强项。CJR的研究者指出,它可以更加大张旗鼓地扩充互联网研究的分量,成为一个中文互联网研究的信息源、资料库,观点的平台、意见的市场。[3]这点,反衬出与之相关的编辑学学科网站的状态更加显得停滞不前。 应当看到,编辑学专业网站的创办和发展,对编辑学业的发展和对学术资源的开发、利用、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促进学术成果走向编辑业同人,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可以成为研究者的信息源与资料库,可以扩大国内外同行间的交流,可以推动学术批评风尚的形成,可以构建专业知识传承的平台,可以增加网络中的中文专业资源。 二、编辑学学科网站的现状 目前编辑学的学术网站的类型,沿用《关于中国
人类学网络进程的思考与设想》[4]的分类方法,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网友创建的个人网站。这类网站如:“编辑学在线”(http://);“编辑生活网”(http://),是同名的平面刊物的电子版。《出版科学》由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主管,湖北省编辑学会主办,其办刊宗旨为: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总结介绍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的编辑出版经验,促进编辑出版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为体现办刊宗旨,辟有多种双名专栏,如《专论·特约稿》、《编辑学·编辑工作》、《出版学·出版工作》、《编辑史·出版史》、《多媒体·网络出版》等。“出版科学”依托于“湖北新闻出版网”(http://.cn),其在编辑学研究的贡献是,提供了大量的编辑学论文电子文本和与编辑工作相关的文件,更新的速度也很快。“中国传媒网”(http://),在“学术与教育”专栏下,有编辑学学术研究的内容。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