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1)(3)

2016-11-24 01:08
导读:2.在社会政治方面,极力否定魏晋以来的君主制度,努力架构一个“无君”社会。在《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展示一

  2.在社会政治方面,极力否定魏晋以来的君主制度,努力架构一个“无君”社会。在《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展示一个与秦汉魏晋等封建主义社会相对立的理想社会。“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揭示了生活在“桃花源”中的人们都是反对君主专制的“贤者”,以其自由自在的生活常态,否定君主制度的存在性。这里没有君主、国家和各级官吏机构的存在,排除了压榨和剥削。
  社会分层理论认为,根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即社会分层[1]。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中人人参加劳动:“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希望是一个“秋收靡王税”的没有剥削劳动所得完全归己所有的社会。在他的理想王国中,没有严格意义的社会等级区分和阶级、阶层分化对立,没有体现社会的不平等。
  3.在家庭社会关系方面,“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桃花源诗并记》)这里,人们以家为单位,相互勉励,努力耕种,他们日出而作,日落各归所居休息。自然和谐,和平安静,安居乐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关系,在这个“自然”社会里,人们没有忧伤,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没有社会地位等级差别。这些在其作品中多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方面,更多地表现了友情、亲情、人情,富有浓郁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如:“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归田园居》节选 )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4.在生活习俗结构方面,“男女衣着,悉如外人”[2],人们互相认识,如有来人,便一眼认出外来的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来了外人,便争相邀请去家里做客,以杀鸡斟酒招待,表露出“自然”社会中的人们热情与好客。“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虽说荒草掩路,但是阻隔的实际上是“自然”社会与外界的交通联系,而在“自然”社会中,“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人与人之间经常往来,交情淳厚,老少和睦相处。“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俎豆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衣裳则是“自然”社会中人们穿的服装。礼法、服制犹保存着古风,显示“自然”社会中的民俗文化特质。
  (二)陶渊明社会理想模式形成
  陶渊明社会理想模式形成,除了受传统农业社会和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家族聚居观念的影响外,至少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1.陶渊明社会理想产生的现实依据
  社会学认为,社会变迁中的理想目标,是社会思想家或者个人在社会变动或者变革背景下,按照自己预先设计的或希望出现的社会变迁的方向和目标。那么按照这个认识,社会变迁,特别是社会环境,对思想家及其社会理想的产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时正值晋宋易代的前夜,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动乱的时期之一。中原战乱后,北方士族纷纷南下。东晋王朝失陷了中原、偏安江左,腐朽的统治阶层不顾人民的死活,仍在进行着激烈的内部争权夺利,使人民长期处于动乱不安之中。兵役、劳役、水灾、旱灾、赋税,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尖锐,人民四处逃亡。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一文中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上述情况十分相似[3]。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社会变迁导致社会转型,新的社会统治模式的不确定性,往往使社会产生了不同的认知,希望出现新的不同于以往的新思潮,而社会个体与此同时产生了社会批判思想——自己的社会理想模式。
  陶渊明处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社会转型之际,政治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大小军阀为了争夺权力,互相攻杀,兵祸连年不绝。加之,他对东晋的黑暗政府现实产生了强烈不满,于是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地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那么,以反映人民群众对于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生活向往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式的“自然”社会模式便应运而生。
上一篇:《文心雕龙札记》“章句”之解读(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