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龙:是耶?非耶?(1)

2016-12-25 01:12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中国龙:是耶?非耶?(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2006年底,有一件事在国人中引起了一点小小的震动,那就是对龙是否还能作为
2006年底,有一件事在国人中引起了一点小小的震动,那就是对龙是否还能作为中国民族象征的争论。其实,相关的争论在早些时候就开始了。2004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狼图腾》,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中华民族所崇尚的“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演变而来”,结果引起了海内外的普遍关注和广泛争议。2006年7月,在网上出现了一名网友的帖子,说我们中国人继承了野猪的聪明、智慧、刚烈、勇猛等文化精神,中国人是猪的传人,而不是龙的传人。此后,中国神话学会一位负责人更是语出惊人,他说:“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来源于熊图腾”。如果说以上几次貌似惊人的观点在社会上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的话,那么,这一次的争论则在全社会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起因是上海某大学教授领衔申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并获得了立项,这项课题的名称就是《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主要内容就是考虑取消“龙”作为中国形象代表的地位,同时塑造新的国家形象标志。其申报的理由就是,“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国人产生一些不好的联想,从而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此论一出,立刻成为网络和媒体争论的一个热门话题。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龙的传人而自豪,突然有人提出要取消中国龙的象征地位,引起人们的关注自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传统典籍是如何描述龙的,为什么龙能与我们这个民族联系在一起。  汉许慎撰著的《说文》认为,龙有升天入地的功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小能大,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川。”三国张揖编著的《广雅》认为,有各种不同的龙:“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宋人罗愿在《尔雅翼》中则认为,龙是集九种动物的特征于一身:“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以后历代学人对龙的形态及起源做过探讨。通过这些学人对龙的形态及起源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龙的存在形态做了理想化、神秘化的描述。与具体的龙如恐龙不同,古人所描述的那种集九种动物特征于一身的龙,其实是不存在的。这种龙的形象是中华民族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来的一种人性化的“动物”,是中国人心目中虚构出来的一个吉祥物,反映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和各民族大融合的过程。那么,这种不存在的动物,是怎么与我们这个民族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悠久的历史传说:一种传说认为,黄帝在统一中原之前,曾以熊为部落图腾。在战败蚩尤,统一中原后,为了使各部落能紧密团结,具有凝聚力,他把本部落的图腾与其他部落的图腾融合,合成为一种能够代表中华民族共同崇拜的图腾形象———龙。因此,龙的形象蕴含着中华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团结凝聚的历史。还有一种传说从山东省嘉祥县东汉武氏墓群石刻中得到证实。在这组石刻中,有一组古代帝王画像。画像中有伏羲、祝融、神农、黄帝、唐尧、夏禹等十位帝王。其中九位帝王都是人头人身,唯独伏羲氏和女娲画在一起,并且两人都是人身、龙尾。传说伏羲与女娲结婚后生下人类,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于是,龙便与中华民族联系在了一起。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文化发展的理性选择
“韩流”与“汉流”的内涵解读
    上一篇:略谈易卦与二进位制——兼与魏安明同志商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