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与21世纪的人类生态伦理(1)(2)
2017-01-16 01:07
导读:。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 家 莱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再次揭开人们对人类与自然共同生存问题关注的序幕。1972年联 合 国在瑞典斯德哥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
家莱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再次揭开人们对人类与自然共同生存问题关注的序幕。1972年联
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
了第一次人类环保会议,全球性的保护环境运动由此开始。继而,1980年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起草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明确使用
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对该概念的明确界定则是在1987年联
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可持续的发展,它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1991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联
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九大原则:各种生命社团都应受到尊重和爱护;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保护地球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减缓非可再生资源的衰竭;保持地球的负荷能力;改变人们的态度和习惯,建立人的行为规
范和可持续发展的标
准;使各社团能参与其自身的环境保护;建立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国际
合作与秩序,建立一个全球联盟。可见,可持续发展理论不再是单纯以经济的增长为人类发展的目标,而是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共荣,追求一种不同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有学者指出,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体现在三大转变:生产技术的大转变;经济观念与行为的大转变;自然观的大转变。其实,三大转变的同时,必须有第四个大转变,即道德观的转变。人类的新道德观以及相应的生态伦理的建立,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客观必然。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伦理学几乎同时提出,是人类在经历了工业反生态性、不可持续性的发展所带来的极大危机——“人类究竟能否还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之后,在对工业文明进行重新审视、反思、检讨以至否定之后的一次思想飞跃。可以预料,未来的人类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而可持续发展则必然要求构建新的关系与秩序——生态伦理,也就是说,21世纪的生态伦理问题,必将是全人类关注的热点。未来人类生态伦理的基本内涵,是建立真正平等的、公正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达到共荣共存。它建立在两个道德原则基础之上:一是,人类平等原则;二是,人与自然平等原则。人类平等原则,具体包括“代内平等”与“代际平等”,前者体现的是全球共同利益,后者体现的是社会未来利益。“代内平等”原则是说,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享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以损害别人、别国的发展为代价是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而必须在地区、国家和全球范围内防止和消灭贫富两极分化,实现同舟共济。共3页: 1 [2] [3]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三教争衡与唐代的学术发展
从明初的《孟子节文》看孟子思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