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性观的现代解读(1)(3)
2017-01-21 01:00
导读:在我国,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定论曾经走过许多弯路。在50年代曾经提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可是后来由于
在我国,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定论曾经走过许多弯路。在50年代曾经提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可是后来由于认识上的失误,把社会的基本矛盾定为阶级矛盾,以至于引发十年浩劫,使中国错过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重新把社会的基本矛盾定为落后的生产力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由此把党的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才有了中国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人性的表现形态是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以往有关人性的权威结论是“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许多人以此为依据把人性归结为人的社会属性,并推导出在阶级社会中人性表现为阶级性,因此人性便没有了共性,任何人性都打上了阶级的印记。这就是使中国社会陷入几十年无休止的阶级斗争漩涡的理论根源。澄清马克思在这一表述上的准确含义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有现实意义。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是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时形成的理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体系虽然在认识上是唯物主义的,但由于他否定了人的能动作用和历史作用,所以在历史观上却走向唯心主义。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席勒的游戏说对艺术起源研究的启发
虚拟的千座高原——游牧文化与网络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