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网络文学本体论纲(1)

2017-02-09 01:03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网络文学本体论纲(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本体论哲学方法,瞩目于网络文学合法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本体论哲学方法,瞩目于网络文学合法性的“在场”追问和表征文学本体的显性与隐性的双重结构,从现象学描述其存在方式,从价值论探询其存在本质,解释网络文学的形态构成及其意义生成问题,以图完成网络文学的艺术哲学命名,探讨建构网络文学学理范式的可能性。 伴随着现代数字化技术而迅速崛起的网络文学能否在人类艺术审美的表意链中,以自己的迹化形式镶嵌出文学史的一个历史节点,以媒介转型在文学场域中实现“范式转换”(paradigm shift),是21世纪文学格局中一个期待合法性体认的文学母题,对此需要给予本体论上的学理阐释。本体论(Ontology)是关于存在的理论,所要探讨的是事物(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本原和本性的存在方式、生成运演及其本质意义的终极存在问题。运用本体论哲学方法探究网络文学,就是回到事物本身,聚焦这种文学“如何存在”又“为何存在”的提问方式,选择从“存在方式”进入“存在本质”的思维路径,从现象学探索其存在方式,从价值论探索其存在本质。即由现象本体探询其价值本体,解答网络文学的存在形态和意义生成问题,以图完成网络文学的艺术哲学命名,探讨构建一种网络文学学理范式的可能性。一、合法性的“在场”追问网络文学历史性地出场,首先需要在理论逻辑上解决“存在者”是否存在和如何存在,然后才有可能解决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尽管网络文学利用传统文学走向式微、互联网快速普及的契机而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它在对传统文学实施全面“格式化”的同时,也使自己置身于一个期待认可的共时性平面上, 导致自身知识谱系和意义模式的“合法性悬置”。首先是“命名焦虑”。互联网上的汉语文学诞生于1991年,这一年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在北美创刊,此后,世界各国相继出现了中文网站 ① 。1994年中国大陆以域名“.cn”正式加入网际互联网。从那时到今天,中文网络文学走过了10年时光,但它自身至今仍处于“命名焦虑”期。无论在理论批评界还是在网络写手眼中,对于什么是网络文学,究竟有没有网络文学,怎样才算网络文学等,都存在诸多争议。以《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互联网上一举成名的台湾写手痞子蔡在《网络文学和我》中说:“如果只要发表在网络上的都算网络小说,那么万一曹雪芹复活,把《红楼梦》贴在网络上,《红楼梦》就是网络小说了吗?”他认为还是等到网络文学更多元化之后,再来界定它为好,“如果现在一定要一个定义,那应该是在网络时代出生的写手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暂时被简称为网络文学。” ② 有人认为“网络文学”是一个难以成立的伪概念:“文学产生于心灵,而不是产生于网络,我们现在面对的特殊问题不过是:网络在一种惊人的自我陶醉的幻觉中被当作了心灵的内容和形式,所以才有了那个‘网络文学’” ③ 。还有人提出,所谓“网络文学”并不成立,应该叫“网络写作”更合适(李洁非),仅仅是传播方式不同,构不成文学的本质区别(余华)。也有人说:“网络文学就是新时代的大众文学”(朱威廉)。还有人说文学“取决于它自身的叙述和表现,同其物化的载体(媒介)形式——不管是纸质书刊还是电脑网络——并无必然联系。” ④ 网易在2001年的一次调查中发现,有19.7%的人认为网络文学是炒作出来的一个概念,有24.2%的人认为它与传统文学并无根本不同,还有39.9%的人认为可以用传统文学的尺度评判网络文学 ⑤ 。一件事物的命名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历史甄淘和疏瀹过程,任何强制企图或焦虑心态都于事无补。事实上,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今天 ⑥ ,已经浮出历史地表的网络文学的“在场确证”正在舒缓这种“命名焦虑”。笔者对此的界定是: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新型文学样式。它有三种常见形态:一是传统纸介印刷文本电子化后上网传播的作品,这是广义的网络文学,它与传统文学的区别仅仅体现在传播媒介的不同;二是用电脑创作、在网上首发的原创性文字作品,这类作品与传统文学不仅有载体的区别,还有网民原创、网络首发的不同;第三类是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交互作用创作的超文本、多媒体作品(如联手小说、多媒体剧本等),以及借助特定电脑软件自动生成的“机器之作”,这类作品离开了网络就不能生存,因而,这是狭义的网络文学,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其次是“父根”与“母体”追问。命名能为一个漂浮的能指设定一种概念归宿以约定所指,但网络文学能指与所指的背后仍然存在着发生学上的本体论悬置问题,即需要面对“父根”与“母体”的“审祖”式追问。较早便在互联网打拼名气的写手李寻欢认为,网络文学不等于“写网络的文学”,也不是“网络上的文学”,准确地说应该是“网人在网络上发表的供网人阅读的文学”。他提出:“网络文学的父亲是网络,母亲是文学。”网友Sieg反对将网络文学本原看成“父根”(网络),而主张“母根”(文学)才是它真正的根。他采用归谬法反驳说:“楚辞是楚人在竹简上发表的供楚人阅读的作品”,可千年后唐宋时期的人阅读写在纸上的楚辞时,它还算不算文学呢?今天我们在电脑上读楚辞它是不是也算文学呢? ⑦ 网络超文本研究专家黄鸣奋先生认为:作为一个范畴的“网络文学”本身包含着两项基本要素,即“网络”与“文学”。“网络是当代高科技的代表,文学则是人文精神的体现。科技与人文在‘网络文学’旗 帜之下的统一,带来了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如作者多是学理工或掌握上网技能的;网络写作要使用自然语言和计算语言双重工具;网上的文学活动既是文学意义上的写作与阅读,又是科技意义上的程序应用;网民不仅从作品中体验到文学趣味,而且感受到科技意蕴;评价网文既要有审美标准又要有科技标准等等。因而,“不论我们将网络与文学的哪一方当成父根(同时将另一方当成母根),网络文学都不是简单地继承父母的基因,而是熔铸双方的影响,创造自身的特色。” ⑧ 这类似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在谈到电脑写作主客临界性时所言:“计算机写作类似于一种临界事件(borderline event),其边界两边都失去了它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⑨ 然而一旦这两者走向契合与同一,科技与人文就将创造崭新的网络诗学和技术美学。网络文学是搭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隆隆快车悄然登场的,“第四媒体”的技术之“根”已经深植于它的血脉中;网上写作只要是文学书写便摆不脱人文预设对这种文学潜质的基本厘定,文学基因已成为它“挣不断的红丝线”。因而,“网络”与“文学”联姻应该是“父根”与“母体”耦合后孕育的一种新的文学形态。它拥有文学基因,又依托技术载体,但绝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涅中的生命化合。海德格尔说:“技术是一种去蔽之术。”“在技术中,决定性的东西并不是制作或操纵,或工具的使用,而是去蔽(revealing)。技术正是在去蔽的意义上而不是在制造的意义上是一种‘产生’” ⑩ 。在网络文学中,技术“去蔽”的不是工具理性的媒介操作,而是审美临照中被技术所遮蔽的审美澄明,是“父根”对“母体”的依恋或“母体”对“父根”的召唤。它们不应该是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或逻各斯中心的“执本驭末”,而是“双性同体”的神妙化工构筑出来的文学审美的艺术本然世界。最后是廓清文学“出场”与文学性“在场”的关系。如果说世界华语网络文学诞生于海外学子的家国之思,中国本土的网络文学则生成于众声喧哗的BBS(电子公告板)——是一批较早稔熟网络技术的年轻学子用指头打造出一个数字载体的文学乾坤。由于网络契合了文学的自由本性11 ,网民的游戏心态又切中文学的娱乐因子,因而文学走进网络或网络介入文学,自然就有了本体论的逻辑依据。中国加入internet后,创生于海外的文学网站“新语丝”(http://)、“花招”(http://)等迅速挺进中国本土,促使我国的文学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1996年“网络文学”(台湾叫“网路文学”,新加坡称“网际文学”)一词正式进入纸介传播媒体12 ,1997年美籍华人朱威廉在上海创立了“世界上最大的中文原创文学网站”“榕树下”(http://),从此,迎来了网络与文学的“蜜月期”。笔者于2001年5月至8月所作的网络文学现状调查表明,截止2001年8月31日,我国以“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含申请免费的个人主页)已接近300个(其中以“网络文学”命名的241个)13 ,现在,这一数字已增加到500多个。1999年,“新语丝”、“网易”、“榕树下”相继举行网络原创作品评奖,给火爆的网络文学添了一把柴,此后,一些大型网站(如“榕树下”)一天发布的作品量就以千篇计14 。“新语丝”网站创下日点击数40万次的记录,今何在小说《悟空传》在新浪网连载时,下载量竟超过50万次。一批得电脑风气之先的网络写手迅速声名大噪,一些文学网站和网络作品成为网络文化圈的热门话题。2002年以来,网络文学不像前两年那么火爆,但文学网站仍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网上的文学也出现两点明显变化:一是文学站点个人主页和收藏的网络写手的个人专辑大幅上升,二是网络原创作品发布量呈缩水之势,但作品质量却有所提升,TOP排行榜的点击率明显增长,这反映了广大文学网民净化网路、回归文学审美本性的要求。网络文学的历史性“出场”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文学性”的在场;相反,它倒可能构成对文学性新的遮蔽。因为一种新型文学的审美价值确证并不取决于它的载体,而取决于它能否走进人类审美的殿堂,以“文学性”建立其自己的人文价值体系,而这种内质的涵养是需要有丰足的创作实践来疏瀹和铸就的。事实上,自诞生之日起,网络文学就面临科技与人文的宿命式追问:在它所凭附的高科技大树上,结出的究竟是人文审美的丰硕果实,还是会使人类的艺术传统和精神赓续在技术的狂飙突进中花果飘零?在炙手可热的科学势力的边缘,走进网络的文学是否仍秉承古老的传统与价值,朝着人类审美精神的圣地驰骋,还是在科学技术的场域中让文学本体的精神取向经历一次技术理性的“格式化”?因而,文学在互联网中“出场”后,可否在大众文化读图转向、道与言都出现话语转型的背景中,用诗意的寓言铸就网络诗学的新 境界,乃至据此重新书写文学的“文学性”,探询重建精神价值深度的可能性,而不是让文学本该有的艺术承担和价值叙事为世俗的感性愉悦和消费文化的平面化所遮蔽,使本该在艺术中得到敞亮的生命意义被工具理性所取代,避免文学应有的审美意义在网络媒体的技术围城中无从置喙,抑或变成欲望生产而价值退场的游戏碎片……这一切都警示我们必须关注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解决好文学“出场”而“文学性”缺席的矛盾。海德格尔说,“美是无蔽性真理的一种呈现方式”,而“遮蔽的否定就是要指出真理的本质中澄明之所与遮蔽之间那种对立”15 。马克·波斯特认为,文学文本应该是“词语对精神的完全在场,精神对现实的完全在场,三者俱现才是对真理的完全在场”16 。网络文学有精神对现实的在场,但这里有没有“真理”(文学性)对文学的完全在场与敞亮呢?或者说有没有技术的“去蔽”造成的文学性“遮蔽”呢?对此,我们还需要有本体论上的逻辑清理。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略论伊斯兰教的代理制度及其现实意义(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