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作用(1)
2017-03-09 01:00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作用(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际经济大循环之中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际经济大循环之中,它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文化全球化。对外开放构成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它意味着中国文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封闭自足的体系,而是一个处于开放和互动的全球化网络之中的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外部世界必然会对当代中国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反映在诸多方面。这里有重点切入几个问题。
第一,在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互动过程中,中国人逐渐地培育出了对待外来文化的一种相当开放的民族文化心理。它首先表现在社会心理空间的拓展上。人们开始摆脱那种把中国文化看成人类唯一的文明,把中国的生活方式视为唯一的或唯一正确的生活方式的狭隘、保守、妄自尊大的传统文化心理,意识到天地的广阔和世界的多样性,也看到了自己的落后,看到了天外有天,因此而产生了愈来愈强烈的不满现状、积极进取的心理。人们不但能够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前所未见的新事物,以极大的热情学习各种新知识,而且积极引进、模仿、学习外国先进的东西,“拿来主义”成了一股汹涌的潮流。随着社会心理空间的拓展,人们的改革开放、开拓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中国人正以博大的胸怀迎接汹涌澎湃的现代化潮流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潮流,走向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其次,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辩证态度上。过去许多中国人曾以一种封闭的、形而上学的文化心理看待外来文化,难以对外来文化的长处和短处作出正确的鉴别,往往在憎恨外来文化中消极成分的同时,也憎恨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尤其是由于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传入是与殖民主义的侵略相伴随的,这就使民族矛盾与文化矛盾交织在一起,对民族存亡的关注与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交织在一起,西方文化的进入与民族感情的被伤害、民族自尊心的失落交织在一起,使相当多的人划不清维护主权与盲目排外的界限。经过曲折的历史过程,尤其是经过20余年的对外开放,人们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逐渐变得明达和辩证,能够相当理智地而不是偏激地看待外来文化,逐渐学会把外来文化中那些具有全人类共享性、继承性、融合性的先进文明成果与外来文化中的消极面加以区分,分别对待,而不是一概排斥。再次,表现在责任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的形成上。对外开放以来,中国人愈来愈清楚地看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识到新的科技革命的严峻挑战,感受到市场和综合国力较量的巨大压力,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也愈来愈深刻地理解了这场激烈而持久的竞争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中国能否经受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时代主题的挑战,从而形成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毫无疑问,对待外来文化的一种相当开放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既是多年来中国文化实践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的直接结果,也是外部世界对本土文化影响的一种必然产物。在一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体的互相作用的时代,对外来文化采取一种相当开放的立场,乃是获得本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权利的一个必要条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第二,外部世界对本土文化的介入,必然带来一些新的变化,其中之一是促进作为文化载体的人的现代化。一些学者在关于现代性的研究中发现,现代性其实和个体对世界的开放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当人接受现代性的影响时,事实上也就开始了人的现代化的进程。根据英格尔斯的看法,所谓“现代性”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状态”,“我们的信念是,具有那些现代特性的社会鼓励了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的发展。当然,具有这些特性的社会机体需要有效的运行,也正需要这种类型的人。鉴于人们已接受‘现代的’这个形容词来描绘这种类型的社会,所以,有理由使用这个词来描述我们认为同这一种类型的社会秩序有密切关系的人。”①毋庸讳言,社会的现代化最早发生在西方,也最先普及于西方。但是,现代化所代表的那种生产方式和文化类型并不就是西方所独享或专有的东西,它是整个人类历史的一个发展阶段,不过西方较早地进入了这个阶段。同样,有理由认为,现代性与人的现代化也最早孕育于西方文化,最先普及于西方社会,但是,现代性与人的现代化所代表的那些文化价值观念并不就是西方人所独享或专有的,只不过西方社会较早地发育出了现代性并实现了人的现代化。因此,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当一个发展中国家以现代化为目标时,必然要接受那些最先孕育于西方并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现代性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