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小说读者与通俗小说刊刻之关系阐析(1)(2)
2017-04-17 01:04
导读:第一,在明代前期通俗小说读者群体中,“农工商贩”之类的下层读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明代叶盛(1420—1474)《水东日记》所云:“今书坊相传射
第一,在明代前期通俗小说读者群体中,“农工商贩”之类的下层读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明代叶盛(1420—1474)《水东日记》所云:“今书坊相传射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农工商贩,钞写绘画,家蓄而人有之。”④嘉靖三十一年清白堂所刊《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的《凡例》声称:“大节题目俱依《通鉴纲目》牵过,内诸人文辞理渊难明者,愚则互以野说连之,庶便俗庸易识……句法粗俗,言辞俚野,本以便愚庸观览,非敢望于贤君子也耶!”⑤这里说得很清楚,《大宋中兴通俗演义》是为“俗庸”而不是为“贤君子”所编的,“以便愚庸观览”,因而句法粗俗,言辞俚野。不过,前期的小说价格较高,关于这方面的现存资料很少,明代钱希言《桐薪》卷三记载,武宗正德时期《金统残唐记》“肆中一部售五十金”⑥,此说恐不可信,然而,我们从明代前期其他书籍的价格可以加以推断,例如嘉靖时刊本《李商隐诗集》六卷值四两银⑦,如此看来,小说刊本也是价格不菲,下层读者当无力购买,所以他们参与小说传播的形式主要是以听说书或以抄写、租赁等为主,真正购买小说刊本的应该不会很多。
笔者认为,从小说刊本读者的角度来看,明代前期主要由中上层商人、士子构成读者主体。先说士人读者,受小说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士人阶层应该是从万历中后期才大量参与到通俗小说的编撰、评点、序跋、刊刻等活动之中,不过,在此之前,轻视通俗小说的观念并没有影响他们对小说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行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云:“今世人耽嗜《水浒传》,至缙绅文士亦间有好之者……嘉、隆间一巨公案头无他书,仅左置《南华经》,右置《水浒传》各一部。”⑧万历十五年金陵万卷楼所刊《国色天香》卷四《规范执中》篇标题下注释云:“此系士人立身之要。”卷五《名儒遗范》篇标题下注释云:“士大夫一日不可无此味。”可见,《国色天香》、《绣谷春容》、《万锦情林》等杂志型小说选本是书坊为满足士人群体的阅读需要而编刊的。书商周曰校在万历十九年所刊《三国志通俗演义》的识语中也指出:“此编此传,士君子抚养心目俱融,自无留难,诚与诸刻大不侔也。”⑨这些都表明,在17世纪之前,士人群体是小说的重要读者。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再看商人阶层。陈大康认为,嘉靖、万历朝通俗小说的主要读者群应该是既有钱、同时文化程度又很不高的商人⑩,笔者基本同意此说,不过值得提出的是,明代前期通俗小说的读者应以中上层的商人为主,对于小商人而言,一、二两银子甚至更高的小说价格也远远超出他们的购买能力。
第二,在明代后期的读者队伍中,随着下层读者的大量介入,市民群体、商人、士子共同构成通俗小说读者群体,其中,以下层百姓的数量最多,最为引人瞩目,当为后期读者阶层的主体。崇祯间王黉《开辟衍绎叙》交代此书编刊原因时认为,对于“开天辟地、三皇五帝、夏、商、周诸代事迹”,“民附相讹传,寥寥无实,惟看鉴士子,亦只识其大略”,所以编刊此书,“使民不至于互相讹传矣,故名曰《开辟衍绎》云。”(11)在这里就提到,“士”与“民”均为小说的读者。
我们根据小说序跋考察明代通俗小说读者阶层的微妙变化。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所附庸愚子序称:“书成,士君子之好事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12)到万历十九年,周曰校在所刊《三国志通俗演义》的识语中,还嘱目于“士君子”之类的读者阶层,但是后期的《三国》刊本,如崇祯时梦藏道人《三国志演义序》则两次提及“愚夫愚妇”、“愚夫妇”:“正欲愚夫愚妇,共晓共畅人与是非之公。”(13)“愚夫妇与是非之公矣。”从小说序跋来看,在万历中期以前,虽然也有提及“愚夫愚妇”,如《大宋武穆王演义序》(14),不过,万历中期以后的序跋中则频繁出现这种对下层读者的称谓,如,万历末林瀚《隋唐志传序》云:“(编撰《隋唐志传》)使愚夫愚妇一览可概见耳。”(15)明末大涤余人《刻忠义水浒传缘起》云:“以此写愚夫愚妇之情者。”(16)乐舜日崇祯时撰《皇明中兴圣烈传小言》称:“使庸夫凡民亦能披阅而识其事。”(17)这些都显示出明代后期大量下层读者参与到通俗小说的阅读与传播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