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节俭悖论”VS艰苦奋斗?(1)

2017-05-06 01:23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节俭悖论”VS艰苦奋斗?(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艰苦奋斗精神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一直被人们所
[摘 要]艰苦奋斗精神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一直被人们所追崇。随着时代的变迁,艰苦奋斗精神已被赋予新的内涵。然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艰苦奋斗精神仍被一些人所质疑。“艰苦奋斗精神是否已经过时,“节俭悖论”与艰苦奋斗精神是否是水火不相容的?这些都是本文着重要解决的问题,以便澄清人们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并试图从这些理论分析的过程之中找出树立节俭意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艰苦奋斗 节俭悖论 节俭意识 节约型社会
  
  一、对艰苦奋斗内涵的认识
  
  (一)内涵认识上的误区
  由于艰苦奋斗精神是自古就传承下来的美德,加之过去时代经济条件的局限性,致使很多人仍停留在对艰苦奋斗精神内涵的传统理解上,不自觉的陷入认识中的误区,并体现为种种错位的行为表现。论者杨春如在《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消除“认识误区”》一文中就列举了三种认识误区:一是“过时论”,二是“应该论”,三是“无妨论”。“过时论”是滋生腐败的认识根源,“应该论”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一种腐蚀剂,“无妨论”是奢侈浪费现象滋生的一种催化剂,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要及时消除这三种认识误区。禹建柏在《对当代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理性思考》一文中也列举了艰苦奋斗荣辱观错位的诸种表现:第一种---- 现在经济繁荣了,生活小康了,再提艰苦奋斗已不合时宜。第二种----把吃苦耐劳视为 “落伍 ”, 把讲究享乐、追求奢华当成 “时髦 ”。第三种---- 艰苦奋斗不利于拉动内需和繁荣市场。第四种---有的年轻人成了 “月光族”。第五种----有的家长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 , 不能再让孩子吃苦受累,使其养成了骄纵奢侈的坏习惯。可以看出,在对艰苦奋斗内涵的认识上主要存在两大误区:1.艰苦奋斗已经过时;2. 艰苦奋斗阻碍拉动内需,即艰苦奋斗有违“节俭悖论”。在这两大误区的影响之下就有不少人认为: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完全没有必要,甚至是错误的。

大学排名


  (二)内涵的时代新意
  随着时代的变迁,艰苦奋斗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论者米如群在《关于艰苦奋斗精神内涵的文化释读》一文中提出了“艰苦奋斗精神的三大核心内涵要件:1.合理而现实的目标驱动;2.资源效用最大化追求;3.竭心尽力的奋斗精神。”文元军在《略论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特色》一文中谈到“新时期的艰苦奋斗是开拓创新精神与实事求是、奉献精神与节约俭朴的有机结合”。从上述论文中,我们可以归结出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期的内涵具有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同时,艰苦奋斗精神已经具备了特有的新意:第一,艰苦奋斗精神已被纳入“八荣八耻”之中,成为一种荣辱道德规范;第二,艰苦奋斗已经具有了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区分,而且更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享受;第三,艰苦奋斗更为强调的是节俭,即追求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建设节约型社会。
  
  二、剖析艰苦奋斗的认知误区
  
  (一)艰苦奋斗并没有过时
  第一,从艰苦奋斗被列入“八荣八耻”的背景来看: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存在着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浪费现象,这是完全有违艰苦奋斗精神的。最令人痛心的是,多少人对此见怪不怪,司空见惯。更有甚者,很多人肆意挥霍劳动者用汗水甚至生命换来的物质财富,不断制造出与社会进步不和谐的音符。第二,从中国的国情来看,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还并不富裕,和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仍应是我们需要弘扬的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新荣辱观的一个重要内容。第三,艰苦奋斗不是为吃苦而吃苦,而是一个为过上好日子不断吃苦奋斗的过程。艰苦奋斗的目的,不是为了过苦日子,而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要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须得经过艰苦奋斗。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曹元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秉承延安文艺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上一篇:古诗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初探(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