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文化研究”往何处去?(1)(2)

2017-05-10 01:03
导读:接着有学者对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作了理论概括,王宁与陈晓明的发言相得益彰,分别从国际背景与本土化的角度作了总结。王宁认为当前对文化研

接着有学者对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作了理论概括,王宁与陈晓明的发言相得益彰,分别从国际背景与本土化的角度作了总结。王宁认为当前对文化研究的状况进行理论概括非常必要。文化研究已不仅仅是中国大陆的一个现象,已经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瞩目。中国的文化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引进阶段,主要是1993至1995年,属于概念引进时期;其二是树立中国特色的文化研究的阶段。中华文化圈的文化研究有三个组成部分:台湾以东亚文化研究为旗号、香港以岭南大学、香港大学为中心,注重个案研究;大陆的文化研究则以理论探讨以及中西方对话为侧重点。其三便是走向世界的阶段。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三个阶段又可以分别概括为后现代语境、后殖民语境以及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研究。陈晓明着重谈了文化研究的本土化问题。他从大学体制的发展、学术转型以及新的知识增长点等角度对文化研究的兴起作了分析。认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文化研究"日益形成的固定概念、叙事方式、文风、术语等在大学知识转型的背景下已形成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表现出一代中青年学者在语言规范,学科重建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因此,在对经典文本的介绍,学术方法和学术方向的重建方面,《文化研究》与"文化研究"学科一起,共同成为了历史的承担者。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结语历史化的极限
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研讨会综述
上一篇:文学理论研究的知识状况—以文化批评为视角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