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宇航员准备出征(上)(1)(6)
2017-08-06 04:04
导读:如此说来,苏美宇航员的选拔经历了两个阶段,从1961年到1981年,这20年宇航员的选拔标准是严格到甚至苛刻的地步,加速度、耐力等各项标准都定得很高
如此说来,苏美宇航员的选拔经历了两个阶段,从1961年到1981年,这20年宇航员的选拔标准是严格到甚至苛刻的地步,加速度、耐力等各项标准都定得很高,高到一般人根本不可能达到的地步。后来随着上天的宇航员多了,标准才逐渐降低,比较大众化了。
载人航天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尖端科技,是众多学科共同奋斗的结果,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10年间动员了35万人,包括飞行员、地面支援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医生、工人以及其他许多人才,分布在试验室、发射场、工厂等单位。在苏联,受过宇航员训练的大学生超过了10万,美国据说也有3万左右,宇航员之外的人力资源就不言而喻了。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在航天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后,也在为载人航天进行积极的准备。
载人宇宙飞行对宇航员的要求非同一般。我们国家选拔宇航员,虽然有外国的选拔条件作参照,但毕竟还要符合中国的国情,苏联人有苏联人的身体情况,美国人有美国人的身体情况,不能照搬,所以一切还要摸索。比如,宇航员的个头多高算标准,是要高个子好还是矮个子好?体型选什么样的?什么样的体型最适合当宇航员?体重多少算个标准?别以为这是些小问题,在宇宙飞船上,吃喝拉撒睡甚至是比工作还重要的事情。不定下标准,一切无从谈起。为了解决宇航员的标准问题,国防科委某研究所专门抽出三个人到飞行部队摸底,研究宇航员的身体什么情况合格,什么情况不合格,一条一条定了上百条,初步确定了中国宇航员的选拔标准。最初的宇航员临床医学检查主要借用航空飞行员的检查内容和标准,惟一的差别是略高一点,同时增加了航天适应性选拔。随着科学的进步,按我们中国人的实际情况,逐步修改标准,前后修改了六次,才基本定型,但还不能说最后定型。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70年代初中国宇航员的选拔标准规定宇航员必须有飞行经验,这就把宇航员的选拔局限在现役飞行员中。因此宇航员选拔小组要对预选对象进行飞行技术、心理、生理及一般医学标准的检测和选拔,从中查找男性合格者。选拔程序是先普查飞行员档案,着重看政治条件。在那个突出政治的年代,政治标准是放在首位的,宇航员首要一条是政治标准,政治不合格,一切都谈不上。好在飞行员经过严格的和不断的政审,一般都具有优良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家庭背景。政治条件之后是一般条件,年龄身高体重学历和一般健康状态等。要有高等教育的文化程度,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有非凡的工作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遇事冷静果断……接着看飞行能力,也就是工作条件,看飞了多少小时,是不是全天候。在同等条件下,首选歼击机飞行员。因为在所有飞行员中,歼击机飞行员要求的条件最高。歼击机的优秀飞行员都有良好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能够迅速牢记各种数字、符号和图像。飞行员尤其是歼击机飞行员身体是过了关的,比如身体表面不允许有任何畸形或异常,无潜在的慢性疾病,本人或直系亲属中没有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和恐高症及恐惧飞行的病史,没有任何严重的药物、烟、酒嗜好等等。
因为选拔宇航员非常绝密,另外也不能影响飞行员的正常训练,一般公开说就是体检。好在飞行员每年都要进行名目繁多的体检,谁也不会在意,不存在因淘汰不淘汰而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宇航员选拔小组把初选出来的合格者,集中到北京进行复选。宇航员选拔恐怕是身体要求最高的一项体格检查了,根据公开的资料,像苏联和美国都是从几千名飞行员中选出几十名宇航员一样,中国也是从1000多名飞行员中选拔出19名宇航员。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钱锺书先生的最后一书
中国宇航员准备出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