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解读詹姆斯·鲍德温作品中父亲形象的《圣经》原(2)

2017-08-07 06:47
导读:一、冷漠偏狭的继父 根据《旧约》,以色列入的始祖亚伯拉罕虔诚侍奉上帝,深得上帝庇佑。最初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不能生育,亚伯拉罕纳使女夏甲为

  
  一、冷漠偏狭的继父
  
  根据《旧约》,以色列入的始祖亚伯拉罕虔诚侍奉上帝,深得上帝庇佑。最初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不能生育,亚伯拉罕纳使女夏甲为妾生下以实玛利。亚伯拉罕100岁、撒拉90岁的时候,上帝赐与撒拉生育能力,生下以撒。尽管同为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和以实玛利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以撒因为是亚伯拉罕妻子的儿子,被认定为亚伯拉罕“独生的儿子”,其产业的继承者,并延续上帝与亚伯拉罕之间的约定,他的后裔将继续蒙受上帝特别的恩宠。而以实玛利由于是妾所生,他的地位远在以撒之下。亚伯拉罕临终时“把一切所有的都给了以撒”,以实玛利则无权享有父亲的财产与祝福。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只能作为一名弓箭手生活在巴兰的旷野。不公平的待遇抹去了兄弟间的亲情,以实玛利的后裔后来成为以色列民族的死敌。
  鲍德温早期的小说《向》描述了黑人少年约翰14岁生日那天在继父家中所过的令人窒息的生活,约翰皈依宗教时的思想活动,以及他的继父、母亲、姑姑在教堂祈祷时的回忆,深刻地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无情地抨击了宗教对黑人的麻醉和欺骗。在该小说中,鲍德温借用《圣经》中墨守陈规冷落私生子(即不受法律保护的儿子)的父亲亚伯拉罕这一原型,塑造了一个冷漠偏狭的继父形象。继父加布里埃尔是当地教堂的一名主要执事,他脾气粗暴,动辄打骂约翰。在父亲看来,约翰不过是一个“懦弱而傲慢的女人同某个轻率的家伙生的儿子”,一个长着“撒旦的脸”、眼里露出“撒旦凝视的目光”、充满了“恶毒的自尊”、奇丑无比的小魔鬼。
  与亚伯拉罕一样,在继父心中,他与妻子所生的儿子罗伊才是上帝许诺给他的儿子,他唯一“合法的继承人”。他认为罗伊将“传宗接代,继承父亲的姓和幸福的血统,他将为主服务,直到基督再临、带来圣父的天国的那一天”。继父对寄托着自己全部希望的罗伊宠爱有加,但是偏偏罗伊不服管教,整天在外惹是生非。想着将要继承自己事业的人不是自己的儿子罗伊而是约翰这个私生子,父亲感到失望、愤怒与恐惧,他对约翰更加冷漠与粗暴。极度的绝望和刻骨铭心的恐惧时时刻刻地攫住约翰那颗稚嫩的心。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他决定皈依宗教,希望从中寻求庇护和安慰。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向》中约翰皈依宗教的经历源自鲍德温本人青少年时三年的牧师生活。鲍德温在其著名的散文集《下一次将是烈火》中详细地述说了他在14岁那年信仰宗教两个最主要的原因。首先,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社会,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依然严重,教堂成为黑人最好的避难所。其次,继父冷漠严酷,经常打骂鲍德温,继父对他的歧视更令他愤恨,父子关系非常紧张。于是,对人世间的爱感到了绝望的少年鲍德温为了躲避哈莱姆街上的堕落和摆脱继父的控制并最终战胜继父而逃进了教堂。
  此外,在鲍德温看来,继父的偏狭不但体现在对待私生子的粗暴态度上,也反映在他不分青红皂白排斥一切白人的种族主义思想。鲍德温自小受到白人民主人士的关心与照顾,成年后所结交的白人朋友也对他进行过无私的支持与帮助,这些使他“一直无法真正憎恨白人”。但是,继父对鲍德温与白人交往非常反感,甚至厌恶那些热心帮助鲍德温以及家人的白人教师,怀疑他们帮助黑人孩子的动机,因而他一直反对鲍德温进学校读书。《向》中的继父也是如此。在内心对白人暗藏着巨大仇恨的继父眼里,约翰接受白人的教育与白人交好是一种“邪恶”,他将黑人的一切不幸归咎于所有的白人。继父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让约翰感到非常反感。
  后来,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长,鲍德温对美国社会的现实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与此同时,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青年黑人作家一样,鲍德温这个时候也深受前辈作家赖特的“抗议”小说的鼓舞。赖特的声声抗议喊出了长期郁结在黑人心头的愤恨,也加深了鲍德温对继父的理解,他逐渐意识到继父狂暴的外表下掩藏着的悲凉与无奈。这也正是当初鲍德温创作《向》的动机之一:鲍德温曾希望通过写作来理解继父的痛苦从而谅解继父对他的伤害。
上一篇:当前励志图书崛起现象的思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