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解读詹姆斯·鲍德温作品中父亲形象的《圣经》原(3)

2017-08-07 06:47
导读:其实,鲍德温在《向》中所刻画的这样一个冷漠偏狭的父亲形象还有着更为深刻的寓意:“美国黑人是美国文明的私生子”。他在《无人知道我的名字》

  其实,鲍德温在《向》中所刻画的这样一个冷漠偏狭的父亲形象还有着更为深刻的寓意:“美国黑人是美国文明的私生子”。他在《无人知道我的名字》(1961)、《街上无名》(1972)等多部散文集中指出,不公正的国家(隐喻着偏狭的父亲)不仅给黑人身体和精神上带来了巨大伤害,而且也造就了白人对真实历史的盲目认识以及由此而生的残忍与恐惧。白人长期生活在美国是他们的、黑人不过是他们财产中的一部分这样一个谎言中。即便黑人已经在法律上获得了独立身份后,白人打心眼里依然不愿放弃白人至上的神话。鲍德温仔细分析了白人的重重顾虑:如果抛弃这个神话,他们将付出沉重的代价,他们将不得不抛弃他们的特权与财富,意味着他们的理想将不复存在。同样,黑人由于世世代代在美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和残酷压迫,他们对白人的怨恨根深蒂固。用鲍德温的话来说,“如此的挫折,如此漫长的忍耐,使许多强壮得令人钦佩的男男女女——他们唯一的过错就是肤色——变成了偏执狂”。他们永不停歇地采用各种暴力手段进行反抗,因而造就了白人内心的恐慌。一些明智的白人民主人士开始意识到白人至上主义是一个历史错误,并有意与黑人接近。即便如此,黑人依然心存芥蒂,不愿意接受他们。这显然是因为不公正的父亲在黑白兄弟之间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鲍德温在许多作品及其演说中反复表达了他对美国种族问题的担忧与失望。
  但是,在传承抗议精神并付诸实践的过程中,鲍德温敏锐地注意到了抗议作家思想中的局限性及其毁灭性的力量。鲍德温感觉到,黑人的暴力反抗行为虽说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白人,但是,黑人本身往往也被内心的怒火烧灼得伤痕累累。于是,鲍德温在《人人的抗议小说》(1949)以及《啊啦,可怜的理查德》(1961)等文章中对曾一度被他视为“精神之父”的赖特的抗议主张提出了质疑。在随后的一些作品中,鲍德温倡导黑人“丢掉头脑中的愤怒”“谅解白人,用关爱来引导他们“迷途的兄弟”走出历史的误区,并用爱去对抗“无爱的世界”,从而达到共同改进社会的目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鲍德温对抗议文学由推崇到批判的转变引起了不少评论家们关注,他因此招来以克利弗为代表的众多黑人激进青年的猛烈攻击。其实,创作思想的不稳定并不是的德温独有的特点。几乎所有黑人作家都不可避免地承受着美国社会无处不在的种族歧视带给黑人民族的屈辱、愤怒以及深深的困惑。在白人种族主义盛行的美国,黑人作家既对白人的压制深恶痛绝,又囿于它的强横,找不到抵制它的力量,同时他们也不能忽视白人民主人士的存在。就连赖特和克利弗也不例外。对于鲍德温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矛盾心理,斯蒂芬尼。邓宁给予了充分的理解:鲍德温在其作品中表达了在探索解决种族冲突问题时遇到的挫败感,表达了美国种族矛盾本质上的悲哀与模棱两可。
  鲍德温力图突破黑人抗议传统的禁锢宣扬种族融合思想的尝试深深影响了沃克、莫里森、福勒和威尔逊等许多后来的黑人作家,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探讨种族问题的新思路。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些作家逐步摆脱了表现种族对抗、把黑人简单描绘成种族压迫牺牲品的传统模式,而是致力于保存和弘扬黑人文化,并在小说的主题和形式方面进行新的探索,美国黑人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李鸿雁
基于模因理论的隐喻
不可通约性视阈下的王国维译论
上一篇:当前励志图书崛起现象的思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