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昆曲的成功传播看中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传承(
2017-08-09 01:31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从昆曲的成功传播看中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传承(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 要]自1998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
[摘 要]自1998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以来,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特性和各地文化渊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带来的日渐升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视。而传播媒介,更是在传播文化遗产这一过程中因其媒介特性而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昆曲 媒介力量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当前之所以要急迫地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社会的发展现状紧密关联的。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渔猎、游牧和农业文明的产物,在当前整个社会急剧地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时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尤其是口传的
音乐文化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于是无奈地衰微,以至于消亡。
在大众传播当道的社会,如何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弘扬,传播我们的国粹,激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昆曲的现代演绎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昆曲的媒介传播策略
(一)600年的文化乡愁——昆曲的历史兴衰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共有19个申报项目入选,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昆曲之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于它是我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昆曲的辉煌与落败都与其特性有关。昆曲的兴盛与当时士大夫的生活情趣、艺术趣味是一脉相承的。士大夫的文化修养,为昆曲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品位,他们的闲适生活和对空灵境界的追求,赋予了昆曲节奏舒缓、意境曼妙的品格,加之士大夫内心深处含有对社会对人生的哀怨、悲凉的感受,使得昆曲在音乐、唱腔上每每显示出惆怅、缠绵的情绪。而到了清乾隆时期,市民阶层崛起,舒缓、惆怅的风格显然与他们格格不入,即使士大夫们也开始务实起来,昆曲在不受市民青睐的同时,也失去了士大夫阶层这一阵地。于是,昆曲便逐渐走向衰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全国范围内已没有一个职业昆剧团。过于文雅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丧失了时尚性和大部分娱乐功能,离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相距甚远,因而难以争得观众,演出越来越少,以至在演出市场上难觅其踪,形成了恶性循环。
有人主张,昆曲应作为博物馆艺术,只求保存,不用发展,此说遭到昆曲工作者和有识之士的反对,也有悖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保证这些杰出文化的生存,而不是遏制它们未来的发展。但是,昆曲确实面临着困境:人才的流失,使得胜任昆曲创作的人员寥寥无几;而要革新昆曲,又面临两难的境地——不对昆曲作较大的改变,就无法缩小昆曲与时代的距离;倘若作大的改变,昆曲就失去特性而不成其为昆曲了。 因此, 昆曲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传统艺术需要开掘,需要更新思路和观念,需要突破以往的旧有模式,去创造全新的经营理念,这样才能使古老的艺术焕发生机。昆曲艺术就可以和音像、出版、展览、网络等许多领域架构起桥梁,使我们的国粹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了解、喜爱传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