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美文》与散文流向——散文创作的文化语境及

2017-08-16 01:34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美文》与散文流向——散文创作的文化语境及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 【摘 要 题】思潮与流派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
【摘 要 题】思潮与流派
【正 文】
谈到新时期散文期刊,重要的有《随笔》(注:1979年6月创刊,原为丛刊,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从13辑起,改由花城出版社出版;1983年第1期起改不定期丛刊为双月刊。先后由苏晨、黄伟经、杜渐坤主编。)、《散文》(注:百花文艺出版社主办,1980年1月创刊于天津。初署《散文》月刊编辑部编辑,1988年1月起先后由林呐、谢国祥、石英、郑法清、刘雁等主编。)、《散文选刊》(注:河南省文联主办的月刊,1984年10月由《奔流》杂志创办于郑州,后独立设制。先后由丁琳、卞卡、王剑冰主编。该刊1998年进行改版,每年举办1次“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研讨会”,每年推出1次“中国散文年度排行榜”。) 和《中华散文》(注:1993年创刊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散文月刊。),此外还有福建福州的《散文天地》(注:福建省文联主办的散文双月刊,每年的《诗人散文专号》和《新生代专号》深受文坛瞩目。)、河北邢台的《散文百家》(注:河北作家协会、邢台市文联主办,1988年1月创刊。创办时为双月刊,后改为月刊,2003年改为上、下月刊,上半月刊为“精华版”,下半月刊为“选刊版”。先后由尧山壁、李景森、贾兴安等主编。)、湖南益阳的《散文诗》(注:湖南省益阳市文联主办,1985年底创刊,邹岳汉主编。) 等期刊。已经停刊的有《散文世界》(注:散文月刊,1985年1月创刊于北京。初由中国散文学会、作家出版社主办,1987年改由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国散文学会主办,1989年12月停刊。先后由林非、袁鹰、唐达成主编。) 等。近几年,由综合性文学杂志改为散文杂志的有贵阳的《花溪》(注:2001年10月,由青年文学月刊改版为专门刊登小品文的杂志,而且在封面上醒目地标出了“小品文”字样。) 和大连的《海燕》(注:2003年1月改版,在杂志封面上醒目地标示出“都市美文”的字样。)。散文杂志的兴衰与变迁,见证了90年代以后出现的“散文热”的气象。除了专门性的散文杂志之外,《收获》在90年代所推举的文化散文,也对散文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就我个人趣味而言,我最喜欢的散文杂志是《随笔》,这家在1983年就首发遇罗克的《出身论》全文的杂志,210余年1直低调地坚守着1种推举独立思想的文化情怀。为了考察世纪交替年岁散文生态的变化,本章以新生的《美文》杂志作为典型个案,窥斑见豹地分析散文创作的文化语境及其审美流向。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992年9月创刊于西安的《美文》杂志,鉴于当时的散文“靡弱之风兴起,缺少了雄沉之声,正是反映了社会乏之清正。而靡弱之风又必然导致内容琐碎,追求形式,走向唯美”,(注:贾平凹语,见《弘扬“大散文”——“94西安散文研讨会”纪要》,《美文》1994年第9期。) 怀着补偏救弊的初衷,标举“大散文”理念,力图“还原到散文的本来面目”,“复归生活实感和人之性灵”,“鼓呼扫除浮艳之风;鼓呼弃除陈言旧套;鼓呼散文的现实感,史诗感,真情感”。(注:贾平凹《〈美文〉发刊辞》,《美文》1992年创刊号。) 中国历史上每1次散文的复兴,都是反叛与革新既成文体惯例的结果。在10年的办刊历程中,贾平凹主编的《美文》(先后担任副主编的有宋丛敏、王大平、穆涛、陈长吟、安黎等)坚持不懈地为散文松绑,激活了散文创作。但美文的复活并非1朝1夕之功,就像唐宋时期终成正果的“古文运动”,经历了几代人连续的努力才成气候。尽管当前的散文创作1改10年前门庭冷落的局面,呈现出表面的喧闹,但虚假的繁荣更容易遮蔽深层的危机。正如贾平凹所言:“1切都在速成的年代里,韧劲和沉静方可有成就,而缺乏成熟的有体系的东西,所谓的‘大变’只能是大便。”(注:贾平凹《读稿人语》,《美文》1998年第11期。) 只有持续的“慢工”,才可能在根本上改良散文的土壤,使散文摆脱模式化、虚假化、工具化的局限,复活那种元气淋漓、自由酣畅的生机。
    1、“不是像散文的散文”
说到“美文”,不免想起周作人《美文》中的话:“外国文学里有1种所谓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为两类。1批评的,是学术性的。2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这里面又分出叙事和抒情,但也很多两者夹杂的。”周作人希望人们以爱迪生、兰姆、欧文、霍桑等的美文为典范。其实,中国同样有自己的美文传统,先秦诸子纵横恣肆、逍遥自在的大境界奠定了高昂的基调,唐宋8家和晚明小品又以其独特的文体创造激发出新的活力。而骈赋对于形式美的过度追求最终变成了1种精神枷锁,不敢越雷池半步的8股时文更是以其工具主义的内核改造着封建士子,严重地窒息了散文的活力。“54”白话文的兴起以及西方思潮的涌入,为羁绊重重的散文解除了种种限制,鲁迅、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丰子恺、沈从文等文体大家的自由创造实现了散文的现代转型,确立了以个人性为核心的现代品格。进入20世纪5610年代,杨朔、秦牧、刘白羽的作品以诗化的笔墨表现时代精神,成为典范的时文,具有鲜明的模式化特征。进入新时期以后,小说和诗歌文体都通过对旧有模式的挣脱与突破,确立文体的独立性与当代性,而散文依然被笼罩在模式化和惯性思维的怪圈之中,处于1种尴尬的休眠状态,“那种流行的,几乎渗透到许多人的显意识和潜意识中的对于散文的概念,范围是越来越狭小了,含义是越来越苍白了”。(注:贾平凹《〈美文〉发刊辞》,《美文》1992年创刊号。)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面对当时散文创作的困境与沉沦,《美文》创刊时倡导“大散文”理念,呼唤具有大境界、大格局和大气魄的散文,企图突围。为了冲破当时千篇1律,陈陈相因的创作格局,《美文》积极地推进散文在题材、形式和写法上的多样化,扩展散文的外延与容量。教条化的、固定化的规律不仅限制了文体的创新,也束缚了作家的自由创造。正如伏尔泰所言:“几乎1切的艺术都受到法则的束缚,这些法则多半是无益而错误的。……荷马、维吉尔、塔索和弥尔顿几乎全是凭自己的天才创作的。1大堆法则和限制只会束缚这些伟大人物的发展,而对那些缺乏才能的人,也不会有什么帮助。对于那些参加赛跑的人,是不应该将他们的脚拴起来的。”(注:伏尔泰《论史诗》,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326-327页。)
为了激活1潭死水的散文现状,《美文》发表了不少生活中的实用文字,贾平凹说:“我们还有1个主张,把文学还原到生活中去,使实用的东西变为美文,比如政治家的批文,科学家的论文,商业的广告,病院的医案,诉状、答辩、启事、家信甚至便条。”(注:宋丛敏《〈美文〉创刊日记》,《美文》2000年第12期。) 创刊号发表了孙犁的《4月2105日致贾平凹书》、萧乾的《〈围城〉启示录》、流沙河的《〈庄子现代版〉前言》、张艺谋的《〈红高粱〉导演阐述》和张伯海的《关于期刊的讲话》等,体现了《美文》在文体上争取有所突破的办刊宗旨。在1992至1994年间《美文》发表了不少文艺批评、序跋、书信和日记,而陆续发表的《菩提寺志》、《“4通”广告语》、《在欢迎美国客人会议上的致辞》、《老同学聚会上的开场白》、影视《石狮之谜》和《塔魂》的解说词、傅雷为1956年9月21日傅聪钢琴独奏会撰写的《乐曲说明》、荣海在新员工培训会上的讲话《商道与人道》和何开4的碑记《都江堰实灌1千万亩记》等等,都是被传统思维排斥在散文文体规范之外的文字。1994年,《美文》开设“小说、诗歌与散文的界限”专栏,邀请小说家和诗人讨论散文独立的文体风貌。《美文》拆除篱笆、开放园地的姿态,意在打破文类之间森严的壁垒,通过不同规范之间的冲突、碰撞与交融、渗透,衍生出适应新的时代氛围与审美心理结构的新文体。针对高建群“散文要清理门户”的说法,(注:高建群《散文要清理门户》,《美文》1994年第2期。) 贾平凹在《〈美文〉3年》中说:“在散文被总体上的靡丽柔软之风污染和要沉沦之时,需要的是有1股苍茫劲力,而不宜于什么‘清理门户’,寻纯而又纯的东西,那只会使散文更加穷途末路。”(注:贾平凹《〈美文〉3年》,《美文》1996年第1期。)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汉语散文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既确立了独立的、支配性的范式,也逐渐地积淀1些固执的思维和心理定势。由于文人写作1直占据着正统地位,文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散文文体的历史演进,散文的文化视野也就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封闭性,文人作家以自我中心主义排斥了其他阶层的趣味,漠视了更加广阔的现实。1些艺术形式的消亡,典型如清代子弟书的迅速衰竭,与其狭隘视野和思维惰性密切相关。文体的惰性在形成之前按实际和逻辑而言,是1种取得良效的审美规范,正是成功的先例助长了它的优越感和排它性,1种相对正确的思维模式经过实践的多次验证后被凝固化,表现出停滞不变、任意移植扩大的特征时,惰性就基本形成。为了突破传统文人思维对散文创作的限制,《美文》极力地冲破文人的圈子主义,拓展散文的文化视野。“我们这份杂志,将尽力克服我们编辑的狭隘的散文意识,大开散文的门户,任何作家、老作家、中年作家、青年作家、专业作家、业余作家、未来作家、诗人、小说家、批评家、理论家,以及并未列入过作家队伍,但文章写得很好的科学家、哲学家、学者、艺术家等等,只要是好的文章,我们都提供版面。”(注:贾平凹《〈美文〉发刊辞》,《美文》1992年创刊号。)《美文》编发职业散文家的作品不多,更多地发表了1些小说家、诗人、艺术家和学者的文章,非常重视散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精神交融,刊发了画家吴冠中、黄苗子、韩美林、韩羽,戏剧与影视界名人徐城北、魏明伦、黄宗江、新凤霞、张艺谋、刘晓庆、谢园等人的作品。在审读韩羽的专栏《信马由缰》和流沙河的专栏《画字》时,贾平凹有这样的评说:“为人讲禅,禅讲出来又不是禅了。真正的放下1切,‘做’的技巧没有了,平平常常地去说说1段故事,而不是1个故事。《美文》需要的不是像散文的散文:有才情,又世事洞明,怎么写都是好文字。”(注:贾平凹《读稿人语》,《美文》1995年第4期。)“不是像散文的散文”突破了“技”的限制,不讲究义理辞章、4比8股和破承起落,通过心灵的自然流露和个性的自由表达,洗净散文的“匠气”,在反叛文体的陈规与俗套的同时,打破静止的、封闭的、保守的散文观念,为散文注入源头活水。正如贾平凹所言:“不要以为文章都是文人写的,什么人都可以写,什么领域都有美文,大雅者大俗,大俗者大雅,如此而已。”(注:贾平凹《读稿人语》,《美文》1992年创刊2号。)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美文》对散文现状的不满足激发出1种超越意识,注意发掘那些被主流意识所遮蔽的、潜在的新因素,拒绝束缚以拥抱自由,拒绝陈词滥调以拥抱由衷的心声。在这样的设想中,作家与现实、文体之间就形成了1种既相互寻找又相互对峙的紧张状态,内在的超越冲动使作家强烈地拒绝现成的散文体式与传统内涵,自由抒发的愿望使作家渴望1种仅仅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体形式,对于这种与心灵相对应的形式的寻找,使作家潜在地表现出反叛现成文体的倾向。这种鲜明的文体创新意识,也恰恰是在传统规范束缚下的个体所爆发出来的反文体、非文体意识,希望找到1种没有形式的形式,摸索到自我的、心灵的密码,而不是为自我和心灵寻找新的形式枷锁。就杨振宁的《邓稼先》而言,“如果从概念出发,这篇作品或许不被看作是典型的散文,杨先生也未必是有意来写美文的”,但编辑却感觉到“这是1篇感情纵横驰骋、发自内心的写作。杨先生以他的思想,他的情怀,他的器识和睿智,合力成为1股浩然之气”。(注:宋丛敏《读稿人语》,《美文》1995年第2期。) 这篇“非散文”中激荡着关注民族命运与痛失挚友的大情怀,文字却简洁、细腻而传神,这种不为舞文弄墨只为抒写心声的作品,不仅具有1种让人耳目1新的审美价值,还有1种随心所欲的、不受文体规范束缚的文体价值,在没有形式意识的情况下自然地构造出1种贴近心灵的、松散的形式。也正如贾平凹写“商州初录”的感受:“在这之前,散文是不这么写的,我当时也觉得我在写着‘4不像’的文章,我尽量不是嚣张,求朴求素,删繁就简,没想倒标新立异了。”(注:贾平凹《雪窗答问——与海外女士1夕谈》,《美文》1994年第5期。) 而那些萎靡的散文与现实、文体之间没有任何审美距离,宣扬着1种随波逐流的价值观,它们与生活、文体之间的关系是松弛的,松弛到麻木的状态。这样的文字是僵硬的、冰冷的、静态的,它们像不断膨胀的肥皂泡1样,没有任何重量,在美丽的辞藻下面空无1物,写作者随意地、无休止地倾诉着,直到让空洞的话语把自己掏空成1个空心人。这样的散文沦落到1种“轻,浅,1种雕虫小技”的境地。(注:贾平凹《〈美文〉发刊辞》,《美文》创刊号。) 

[NextPage]

    2、“把枝末细节做大”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对于文体内部的多样性、差异性、可能性的尊重与探索,使《美文》的“大散文”理念没有陷入大而无当、空洞无物的尴尬,更没有以大压小、强求1律的霸道。比如创刊号上发表的《我与董小宛》1文,编辑们在审稿时就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有的说这是“浮艳”之作,有的说“作者艺术感觉很好,但品位不高”,也有的说作品具有明显缺陷,但具备了“那种不可或缺的‘自在’意识”,编辑们最终没有过分“强调自己的审美个性”。(注:宋丛敏《〈美文〉创刊日记》,《美文》2000年第12期。) 对这篇不无脂粉气的作品的选择,体现了编辑的包容性。正如宋丛敏所言:“我们倡导大散文,绝无登高1呼群山应的奢望,更何况散文姓‘散’,谁也无力也没有必要把它们聚集到某1点上,只能大小由之,各行其是。但我们相信,在这样1个充满复杂历史积愫和改革欲望的年代,散文绝不会长久处于‘甜劲虽“潲”,但还返酸’的不变状态。”(注:宋丛敏《读稿人语》,《美文》1995年第2期。)
《美文》还积极地推动现代汉语散文在话语空间中的互动性。为了呈现汉语散文不同板块的多元化景观,《美文》编发过有影响的海外华裔作家、学者个人散文专辑23个,其中多数为大陆初次重点介绍;围绕着以省市地域、行业职业、热点话题为单元组织散文作品,编发过包含香港、澳门在内的近30个散文专辑。这有利于打破狭隘的、封闭的地域界限,促进汉语散文的异质异趣的相互沟通与相互补充,建设健康的、丰富的、具有创造活力的散文生态。《美文》为了凸现不同板块的汉语散文的审美特色与文化个性,并不对作者与作品进行繁琐的归纳与分类,而是以个人专辑的形式集中介绍那些个性鲜明却被大陆文坛忽略的作家作品,重点引荐学者、诗人、科学家创作的具有“越轨”意识的散文,也编发了台港散文消费化潮流中的佳作,诸如董桥、陶杰的“专栏散文”和雷骧的“绘画散文”,其间隐约地体现了《美文》对商业性的散文生产与传播方式的关切。《美文》不用单1的系统整合杂语喧哗的汉语散文,也不夸大内部的差异,而是以松散的组合形式凸现不同板块之间的隐秘联系与内在呼应,比如通过刊发梁实秋的作品,让读者领略到了两岸散文同源异流的互补性。贾平凹说:“现在有1种风气,喜欢把什么分得巨细,如作品要以题材分,要以行业分,要以流派分,分得莫名其妙。把食物分得太细,那是胃口不好的表现。移栽1棵树,把根上的土洗得干干净净,卫生是卫生,但树难以成活。”(注:贾平凹《〈美文〉3年》,《美文》1996年第1期。)《美文》对于汉语散文多元形态的沟通,推动了相互之间的借鉴与交流,不强求1致,不妄自尊大,以求同存异的相知原则破除壁垒。这样,汉语散文的自我更新就获得了1种新的可能性,通过对内部的主流因素与异质成分的撞击与交融,打破沉闷、僵化的格局,获得崭新的活力与生机。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美文》与其他散文期刊的重要区别是,它强调历史向度上的继承与创新。比如在1995年第6至第8期开辟“长城在昨天”栏目,刊发现当代散文大家的典范性作品;陆续刊发曹聚仁“听涛室人物谈”中的精粹短章和新发现的沈从文、丁玲、艾青等人的日记与书信。1999年第5期推出了纪念“54”的专辑——“潮生当初”,重温《新青年》、《湘江评论》、《觉悟》、《新潮》、《国民》、《小说月报》和《创造》季刊等影响甚至改变了历史的期刊的创刊宣言。必须注意的是,对于某1时代“总体面貌”的追求,容易导致对历史中固有的非连续性的曲解、简约和擦除,以便使历史呈现出时序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1体化。为了矫正这种偏失,福柯在《知识考古学》1书中提出了新的历史研究和哲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论证了非连续性、转换生成、界限、断裂、印痕、历史的差异性原则、非主体性原则等新史学观念范畴的认识论基础。值得肯定的是,《美文》关注的并非历史中宏大的、主流的传统,更多地考掘那些被遮蔽的细枝末节,打捞那些被主流社会遗忘和尘封的记忆碎片,珍惜那些用书信、日记表达的日常情感和鸡毛蒜皮。像沈从文的《由长沙致张兆和(1963年11月12日)》等1系列家书,没有刻意为文的矫饰,而是在1种自在状态中表现了那种超脱于“大我”之外的私密的、个人的思考,在思想、文体和语言上都保留着1种“道统”与“文统”之外的独语风格。当有人询问“作家成长的条件是什么”时,沈从文这样回答:“写,写,写字,写信!另外是玩!”(注:龙冬《关于〈美国家书〉》,《美文》1999年第4期。) 过于功利和修饰的写作,往往成为1种专门技能和社会工具,阉割了那种自我陶醉的审美性和超越形式的游戏性。相对于宣言、政论等公众化的“大”文体而言,书信与日记是最为典型的“小”文体,但越是“小”的文体离心灵的距离最为贴近,而普遍化的“大”文体或“大”主题往往将社会、历史与人性归纳成简单的公式。贾平凹在审读1998年第7期的稿件时有这样的感想:“关于精神家园的文章过去发了很多,从近期来稿看,流于泛滥,家园成了后花园,后花园成了盆景,高贵沦为矫饰,呐喊几近呻吟,已经没有好的说头了。”(注:贾平凹《读稿人语——〈美文〉98年7期编前设想》,《美文》1998年第7期。) 那些时尚的公众性话题大概都难免陷入这样的命运怪圈。至于境界的大小,更不是与文体或主题的大小成正比,但在正统的散文观念里似乎1直存在着这样的误区。事实上,大文体或大主题恰恰更容易写成1种小格局,成为速朽的时文,而直逼人心的小文体或小主题却造就了超越时代的经典,比如鲁迅谛视隐秘内心的《野草》就通过对“小我”的拷问抵达了1种大境界,而《两地书》则竖立起1座洁白的纪念碑。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大散文”并不意味着动辄将1些个别性的话题上升到历史、民族和国家的宏大层面,并非讨论个人性的话题就1定胸襟狭小,缺乏远见。文化固然与历史、民族和国家等宏大话语相关联,但是,如果文化中只剩下这些抽象的、普遍的、权威的内容,没有鲜活的个人性与独立性,没有在创新中变化的转型与转折,那么,这样的文化是凝固不变的、缺乏活力的。“文化”的真正的大境界不在于命题之“大”,有时恰恰体现为处于“大”的强大压力下的“小我”对于“小”的捍卫,而当今的许多所谓的“大家之作”和“大气之文”都让自己成了“大”的俘虏,让自己完全被“大”所吞没。其实,像沈从文那样在“大我”的强大压力下坚守“小我”的文化选择,像其笔下那艘置身于万顷波涛中小小的“艒艒船”1样:“只要有小小波浪也动荡不止,可是即到大浪中也不会翻沉。”(注:沈从文、张兆和《从文家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279页。) 在1个人们都心甘情愿地做“大”的奴仆的年代里,这种为了捍卫“小”的权利,不惜以自己脆弱如鸡蛋的身躯去抗衡时代潮流的巨石,这难道不是1种大境界吗?正如贾平凹所言:“大的东

[1]  

    上一篇:时代的弃婴与缪斯的宠儿——试论1960年代出生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