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文化反思及创新(1)(2)

2017-08-18 06:50
导读:(2) 文化上的重感性。性格上,东北先人与其他边民和少数民族一样,具有热情豪爽、勇 猛剽悍、心胸广阔的秉性。东北人热情、坦率、实在,朴实、善良、大

  (2) 文化上的重感性。性格上,东北先人与其他边民和少数民族一样,具有热情豪爽、勇 猛剽悍、心胸广阔的秉性。东北人热情、坦率、实在,朴实、善良、大方,直言、豪爽、仗义 ,富有人情味儿。劳动方式上,由于东北有茂盛的森林,广袤的平原,丰 富的矿产,大自然给予东北人以慷慨的赏赐,加之东北地广人稀,使东北人不必像中原、江南 等地的农民由于地少人稠而精耕细作,加之东北特有的生产方式,如采矿、淘金、放牧、挖 参等,这些也构成了东北人吃苦耐劳、勇于承担责任的文化性格。除此,闯关东人群的家族 性和同乡性也共同构成了东北的感性文化。东北的这种感性文化特质构成了人际交往的 重要因素之一。
  
  二、阻碍东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因素分析
  
  东北特色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东北经济的发展,但是,改革开放之后,东北非但没有完 成社会转型的任务,反而使自己陷入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尴尬境地,出现了东北地 区众多国有大中型企业陷入困境,东北三省经济位次不断后移,东北重工业、国有企业被市 场淘汰的“东北现象”,以及东北玉米、大豆等农产品大量积压,从原来行销全国到后来的难 出山海关,农民增产不增收,“三农”问题极为突出的“新东北现象”[4]。
  若抛开客观因素而究其主观原因,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瓶颈应该是东北的文化问题,这一问 题的深层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外部条件,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不同地区人类文化 活动的影响也就具有独特性,从而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东北地理环境相对封闭,长 期处于资源型的农业社会,以满足自我需要为最终目的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式农业生产是其主 要生产方式;加之寒冷、漫长的冬季,不利于农耕经济的生产,使东北人形成了长达四个月无 所事事的“猫冬”的习惯,这些因素使得东北人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文化心态和浓厚的小农意 识。这些观念和意识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限制着人们的行动,导致人们的眼界狭窄、思想保守 、信 息闭塞。对新事物、新观念反应迟钝,接受缓慢,进而养成了不愿冒风险、不愿吃苦的懒惰习 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少进取精神和挑战意识,因而势必会影响和制约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和进步。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东北的人文性格对文化的影响
  东北文化的一个很大特点是重感性,这种特点往往既是优点同时又是缺点。一方面东北人重 感情、讲义气,另一方面往往缺乏理性思考,好冲动,易感情用事;一方面东北人具有实干 精神,另一方面却往往缺少反思意识。这种重感性而轻理性的特征,造成东北文化往往缺少 来自主体意识的理性思考,缺少成熟的文化自觉意识。这就决定了东北人更易于接受浅层的 、物质技术层面的文化,而对于高层次的、精神层面的文化相对不敏感,势必造成服从心理和 依赖意识。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文化上的缺陷,才能焕发出人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和创 新精神,才能形成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
  
  3.计划经济体制对文化的影响
  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东北解放后,初步建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 并存的经济结构。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基本消灭了私营工商业,建立了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 民所有制经济,从而在单一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了硬性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下 ,东北国有企业不仅作为经济主体而存在,更作为负载着各种社会职能的社会组织而存在。 经济模式的计划性与行政权力的集中性的相互支持,使得东北整个社会生活的整体结构具有 极大的稳定性与封闭性。与此同时,它所塑造的文化模式与社会行动图式也必然是单一性和 依附性的。受其影响,东北人的服从心理、依附意识较强,而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创业意识 、竞争意识、市场经济意识都相对较弱,靠资源、靠政府、靠单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 这种习惯于被支配的文化模式下所形成的依赖性和被动性制约了人们内在的主动求变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加之东北人重人情、重关系而忽视法律规则,因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轨的过程中,东北人缺乏开拓创新、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精神,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 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了东北的经济发展。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马兆俐陈红兵
上一篇:《十五贯》系元代话本考(1) 下一篇:论德里达文学批评思想的理论渊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