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4.布置及材料用量表
4.1布置
布置见图8、图9、图10
交通桥支承布置图 图8 工作桥支承布置图 图9
布置侧视图 图10
4.2材料
材料用量表3
5.相型梁的检测与补强
经检测,工地相型梁长度仅7.5m长,且有个别地方脱焊、筋板有变形、中间有裂口。
5.1相型梁加长
利用工地1cm厚的钢板焊接加长相型梁,45°斜坡口焊。焊缝0.8cm,焊长取1.5m。经检测焊接强度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
5.2补强
针对个别脱焊的部位重新补焊,筋板纽曲的部位再加一块筋板。
在斜支撑和相型梁的节点处,用1cm厚的钢板加两个15cm宽的筋板。
在[10和腹板焊接的地方,加焊钢板,避免因焊接导致腹板的强度降低。
6施工要点体会
6.1预埋件的跟踪与控制
预埋i22a和钢板直接影响相型粱的位置和受力,进一步影响混泥土的浇筑安全。因此在施工中测量定位,闸墩浇筑到那个部位后及时检测。经检测i22a预埋件与主粱中心线偏差为1cm。施工中为了保证安全,在相反的方向配φ20圆钢直接在螺栓杆上。
6.2相型粱吊装
由于垂直运输工具只有1方吊,在吊装的过程中直接定位很难,在焊接时,相型粱的中心线和预埋件的中心线直接影响支撑受力。吊装时误差越小,扭转半径越小支撑越安全。吊装时反复调试,误差控制在5mm内。
6.3混凝土浇注的跟踪检测
为了确保施工顺利,有关设计、制作及施工技术负责人员均到现场指导,安排专职人员在施工前设四个参照目标观标点。施工证明支撑结构合理,实测桥梁挠度依次为:5mm、6mm、4mm、7mm,在设计允许的挠度范围内,符合设计要求。
7总结
在施工中利用现有的型钢,经周密的计算和补强,配置适当的型钢,取得了施工安全的保障。
共4页: 4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