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本文针对松涛灌区建管40年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对新世纪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目标,结合海南省实际情况,论述了全面制订与贯彻实施松涛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就当前松涛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费征收、推广节水高效农业与水资源优化调度技术、建立健全法制和统一管理体制及市场运行机制、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等突出问题展开讨论。针对性地提出了稳步进行续建配套和除险加固工作,加大科技推广和应用工作力度,全面推行水费改革,建立健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体系,积极采取措施培养人才稳定队伍等战略对策,以保证实现松涛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松涛灌区
1 松涛灌区自然概况
松涛灌区位于海南岛北部及西北部,总土地面积5866 km2。灌区地处热带与亚热带,多年平均气温23~24℃,日照时间长,全年太阳辐射量113~124kcal/cm2,常年无霜,四季宜农。
灌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83 mm。降雨量年际变化大,丰、枯悬殊。降雨量年内分配也不均匀,5 ~ 10月份的降雨量占全年的80% 以上,主要集中在几次台风暴雨期间,干、湿季节明显。灌区多年平均蒸发量在1220 ~1320 mm之间,相对湿度约为82% ~ 85 %。
据1989年土地调查资料,灌区现有耕地面积21.37万hm2,(1 hm2=15亩),设计灌溉面积13.67万hm2,自1989年至今实际灌溉面积一直在8.2万hm2左右徘徊。
灌区土壤种类繁多,土地资源丰富,有发展农、林、牧业的优势。松涛灌区建成40多年来,各项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占全省总量的比重大,单位产量也较本省其他地区高,历年分别是海南省粮食、糖蔗、油料的26.6%、53.9%、25.3%左右。
2 松涛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自1958年开始,灌区内陆续兴建水利工程,至今已基本形成了以松涛水库为主,联结灌区内3市3县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实现了大中小、蓄引提相结合的大型水利灌溉系统。
松涛水库位于南渡江上游,始建于1958年7月,至1969年基本建成,是一宗跨流域引水,以灌溉为主,结合城乡供水、防洪、发电、养殖等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通过骨干渠道,与灌区内的儋州、临高、澄迈、琼山、海口、白沙等市县中小型水库及塘坝相联结。
松涛水库集雨面积1496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4.99亿m3,总库容33.45亿m3,正常库容25.95亿m3,死库容5.12亿m3,兴利库容20.83亿m3,年均供水12.87亿m3,水量利用系数86%。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导流洞、溢洪道、输水枢纽和10座副坝组成。
灌区内各市县利用当地水资源建有中型水库12宗,小(一)型水库32宗,小(二)型水库及塘堰537宗,总灌溉库容3.85亿m3。另有中型引水工程4宗,小型引水工程124宗,其中与松涛连成结瓜水库的有中型10宗,小(一)型15宗,中型引水工程3宗。
松涛灌区骨干渠道有总干、东干、西干、9条分干和2条补水渠,统称上三级渠道,共长443.93km。由松涛直灌的支、斗、农渠与中小型水库的渠道统称为下三级渠道,总长3912 km。
在松涛灌区范围内,小江河集雨面积4027.99km2,年平均径流深540.0mm,集雨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11条,其中大塘河、春江、北门江和文澜江等4条河流的集雨面积都在500km2以上。由于灌区内河流源短流急、水量不大,故旱灾频繁,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小型水利工程可控制的集雨面积2532 km2,占灌区土地总面积的43%,多年平均径流量14.47亿m3,能开发利用的总兴利库容为5.83亿m3,据2000年水利部批准的《松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中远期年供水4.92亿m3,水量利用系数为34%,利用率很低,是海南省严重缺水地区之一。
3 松涛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松涛水利系统的主要工程——松涛水库,其施工导流洞因年久失修未改建成战备的水库放空洞而漏水,年损失水量达1420万m3。
中小型水库设计标准偏低,或溢洪道、放水涵、护坡等存在不同程度问题;灌溉渠系防渗不力,漏水仍较严重,渠系输水损失率达55%;下三级渠道、田间灌排系统、建筑物等不配套。
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现达0.4、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9、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36,与《规划》中远期分别达到0.68、0.95、0.65的目标相距甚远。
40年来灌区水工程边运行边续建配套,因缺乏整体除险加固的资金来源,使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效益有所下降,且带来水土流失与水污染日趋加剧。
灌区内渠道跌水及结瓜水库上建成小水电站53宗, 由于小水电效益好,收效快,是水管单位的经济支柱,故水资源利用往往会先发电后灌溉,与灌溉为主的开发目标背道而驰。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