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通过地下滴灌在新疆兵团农二师三十团棉花栽培技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比较出了棉花地下滴灌与沟灌在灌溉水量、施肥及棉花产量等方面存在的优势,认为棉花地下滴灌增产效果明显,带来的是综合效益。
关键词:地下滴灌 棉花栽培 效益分析
1引言
新疆兵团农二师三十团位于新疆库尔勒市西郊,天山支脉马扎山前洪积扇平原的中下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呈现出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的特点。该地区土壤为冲积扇淤泥质土,结构复杂,透水性差,排水不畅,多年的农业地表灌溉,使得场区内地下水位居高不下,土壤次生盐碱化蔓延,农业生态环境处于压盐—种植—灌溉—地下水位升高—盐分积累—再压盐的不良循环之中,严重的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000年开始引进棉花膜下地面滴灌技术,2002年引进棉花地下滴灌技术,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地下滴灌棉花基本情况
2.1 土壤和播种情况
地下滴灌棉花栽培实验区选择在三十团四连214+农,条田面积9.6hm2,土壤为壤土,肥力中等,盐碱重,播前总盐含量0.65%。棉花播种时间于4月21日,播种行距为60cm-16cm-60cm,株距9.6cm,理论株数18275株/亩,棉花品种为抗9。
2.2设计说明
1)滴灌管选用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生产的内嵌式滴灌管,内径16mm,壁厚0.63mm,滴头流量1.3l/h,滴头间距0.4m。滴灌管铺设间距1.52m,埋于地下0.35m处,详见图1。
图1 地下滴灌棉花试验区布置图(单位:cm)
2)个灌溉试验区面积设计为5个轮灌组,10个轮灌小区,每个轮灌组设计流量73.4m3/h。
2.3. 滴水与施肥
地下滴灌棉花栽培试验区,在棉花全生育期共滴水13次,共计用水1094.4m3/hm2,6月13日开始滴头遍水,以后参考棉田小气候和棉花的生育特点以及需水规律,每间隔6-10天滴水一次,每次滴水90-180m3/hm2,以满足棉花各个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9月9日停水,有利于棉花早熟而不早衰,增加铃重,提高衣分。棉花全生育期随水滴施尿素7次,共施肥307.5kg/ hm2,每次滴施30-60 kg/ hm2,;花铃期(7月上旬)需肥量大,每次滴施60 kg/ hm2,,滴施两次。
3地下滴灌棉花与沟灌棉花的各项指标对照比较
3.1灌溉水量
对照地下滴灌棉花栽培实验区214+农相邻的沟灌棉花214-农,(条田面积相同)棉花全生育期灌溉水量情况见表1。
表1地下滴灌棉花与沟灌棉花灌溉水量情况表
地下滴灌灌水器(毛管)埋在耕作层以下,灌水均匀,并且都集中在棉花根系30-40cm周围,不会产生地表径流,也降低了棵间蒸发损失。对照表2可以看出地下滴灌棉花较沟灌棉花节水50%以上。
3.2生育期变化
地下滴灌棉花(条田214+农)与沟灌棉花(条田214-农)从表2可以看出,出苗、显蕾期时间基本一致,灌水后在现蕾-开花期之间,地下滴灌比沟灌棉花晚2d;花铃-吐絮期之间,地下滴灌比沟灌棉花早5d,吐絮盛期早4d,全生育期提前5d。这样,地下滴灌方式有利于棉花早结铃、吐絮,生长期提前。
表2地下滴灌与沟灌棉花生育期变化对比一览表
3.3 成铃特点和产量情况
地下滴灌棉花平均单株成铃5个,比对照沟灌高1个,1-3果枝成铃2.5个,成铃率51%,,比对照沟灌高3.8%,第4-6果枝成铃1.9个,成铃率37.5%,比对照沟灌低6.7%,第7-9果枝成铃0.6个,比对照沟灌高3%。由此可见,地下滴灌棉花1-3果枝中下部内围铃和上部盖顶桃成铃率高,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途径。此外,相同品种,地下滴灌铃重为5.0g,比对照沟灌高0.2g,这也显示了地下滴灌棉花肥水供应均匀有利于保铃的优势。
表3地下滴灌与沟灌棉花成铃特点和产量情况对比一览表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