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 太浦河泵站为特低扬程、大流量的泵站,电机和水泵采用齿轮减速箱传动方式。通过技术分析,确定了齿轮减速箱润滑油系统的方式,对系统最重要的稀油站设备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齿轮减速箱 润滑油系统 稀油站
1 泵组特点
太浦河泵站的设计净扬程1.39m,单泵设计流量50m3/s,装有6台套斜15°轴伸式水泵,叶轮直径4.1m,转速73r/min,异步电机功率1600kw。该水泵具有扬程特低、单泵流量大、叶轮直径大、转速低的特点,水泵流道从进口到出口有二个小转弯,水泵轴线与水平面呈15°夹角,出水流道的顶板距离较小。如水泵直接与电机连接,低速电机的直径大,不仅价格贵,而且尺寸大不能直接布置在流道的顶板上,所以必须采用齿轮减速箱传动方式,以提高电机转速、减小尺寸、方便布置。斜轴伸泵组总体布置见图1。
图1 斜轴伸泵组总体布置图
2 齿轮减速箱的型式
齿轮减速箱的型式有多种,从传动比要求、制造和运行经验等各方面分析比较后,本泵站采用二级传动的平行轴hg1210型圆柱齿轮减速箱。传动比i=13.7,电机转速1000r/min,其输入和输出轴线与水平面成15°倾斜布置,齿轮箱的输入轴通过高速齿式联轴器与电机相连,输出轴通过低速齿式联轴器与水泵相连。经过国际投标,该齿轮减速箱由杭州重型齿轮箱工业有限公司生产。
3 润滑油系统选择
3.1润滑方式的确定
3.1.1 润滑方式
齿轮箱的润滑方式主要有油浴润滑、循环润滑以及离心润滑、油雾润滑等。
1)油浴润滑也称为油盆(池)润滑,以齿轮箱作为油槽,齿轮浸在油中一定的深度,利用齿轮转动带动下部油盆的油进行接触点的润滑,润滑油靠上下流动自然冷却。这种方式简单可靠,适用于速度不高的中小型齿轮箱。要使油从油盆带到齿轮的啮合点,须有一定的速度,所以齿轮的圆周速度要大于3m/s;但是齿轮的速度又不能太高,速度太高会使油甩离齿面而润滑不良,同时也会增加搅拌的功率损失。一般,对圆柱齿轮传动,圆周速度不超过12~15m/s。采用油浴润滑的齿轮箱,要经常检查油位高度,油面过低不能带动足够的油上下流动,油面过高增加搅动阻力,会使整个齿轮箱的运行温度升高。油温升高,将加速润滑油的氧化变质。对于倾斜150布置的齿轮箱,油盆的油位高度难以控制,不适宜采用此种方式。
2)循环润滑又称强迫油外循环,油通过油泵压送到齿轮箱,然后又流回油箱,如此不断地循环,适用于圆周速度大于12~15m/s、功率较大的圆柱齿轮传动。循环润滑主要有两种型式,一种是齿轮箱外带油泵、管路、冷却盘管或风扇等设备,进行润滑油的外循环和冷却;第二种是利用外部稀油站进行强迫外循环,并通过稀油站上的冷却器等附件进行冷却和过滤。
3)离心润滑方式是在齿轮轮齿底钻若干个小孔,利用齿轮旋转时离心力作用,把油从小孔甩出,供给接触的齿面,油在离心力作用下有连续冲洗冷却的效果。离心润滑的功率损失和对振动的缓冲效果,都比其它润滑方式好,但是在齿轮底钻小孔加工制造上很麻烦,同时齿轮结构也复杂,另外还需要一套供油设施,所以除转速较高,又要确保安全运行的重要大型齿轮外,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
4)油雾润滑方式是最近发展的一种新型高效润滑方式。油雾润滑装置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使油液雾化,产生一种像烟雾状的、粒径在2微米以下的干燥烟雾,然后经管道、“凝缩嘴”,使油雾变成大的、湿润的油粒子,再输送到润滑部位。其优点是油雾随压缩空气弥散,可以供油量少而获得良好而均匀的润滑效果,并能通过高速、均匀的压缩空气带走大量的热量,降低工作温度;缺点是在排出的压缩空气中,含有少量的悬浮油粒,对操作人员不利,污染环境,同时必须设一套压缩空气系统,系统很复杂。因此,本泵站不考虑采用该润滑方式。
3.1.2 润滑方法选择
根据齿轮箱设计要求,热功率低于许用热功率的一般采用油浴润滑、自然冷却;当热功率较大时,须采用循环润滑、强制冷却的方式。
要确定润滑方法,首先计算齿轮箱的热功率。齿轮箱的许用热功率是指在环境温度20℃、每小时100%连续运行和功率利用率100%的条件下的热功率。
齿轮箱许用热功率pg=ps/(1-η)=k*s*δt/(1-η),式中k为传热系数,10.4w/(m2*℃);s为齿轮箱散热面积,太浦河泵站的齿轮减速箱为~12m2;δt为齿轮箱与环境温度差,取25℃;η为齿轮箱效率,二级齿轮箱传动≥96%;故计算的许用热功率pg=78kw。
齿轮箱计算热功率pct=p2ktkwkp,式中,p2为传递功率,太浦河泵站为1600kw;kt为环境温度系数,约1.1;kw为运转周期系数,约1.0;kp为功率利用率系数,约1.0,故计算热功率pct=1760kw,远大于许用热功率,所以油浴润滑、自然冷却不能满足散热要求,必须采用循环润滑方式。
第一种循环润滑方式,齿轮箱外的循环装置所需的尺寸较大,并且如此布置泵房内显得不美观。如增加油的过滤,增加设备后所需的外形将更大,因此,不宜采用此种布置方式。
第二种循环润滑方式,利用低位油箱接受回油、返回到稀油站后进行冷却、过滤,通过油泵加压后到齿轮箱内的喷油口,对所需的润滑冷却点进行喷油。
3.2 润滑油要求
齿轮箱采用n220型中负荷极压工业齿轮油润滑,供油压力0.15~0.25mpa、油量125l/min、温度25~43℃。根据设备运行要求,当供油压力下降到0.15mpa时,发出报警信号;下降到0.10mpa时,发出停机信号。供油温度低于25℃时,对润滑油加热;供油温度高于45℃时,对润滑油进行冷却;供油温度高于65℃时,发出停机信号。
3.3 稀油站设备选择
由于太浦河泵站的齿轮减速箱传递功率较大,需利用稀油站进行强迫外循环,采用一台泵组配一个稀油站和回油箱的单元润滑冷却方式,整个泵站共设6台稀油站、6台回油箱。除齿轮减速箱外,单元润滑冷却系统还供水泵的轴承用油(油量18 l/min)。
采用xhz—150p型极压油稀油站,设计供油压力0.4mpa,设计供油量≥150l/min,油箱有效容积4.0m3;回油箱为rhz-160型,有效容积0.68m3,配有两台齿轮油泵,油压0.4mpa,油量160l/min。
稀油站设有加压、过滤、冷却、加热等所需的设备。
1) 油泵:二台互为备用的供油泵选用三螺杆油泵,该种油泵噪音低、运行效率高,流量扬程曲线平坦,适应流量变化大、扬程变幅小的场合。
2) 过滤:稀油站有多道过滤装置,过滤精度可达80μm,在稀油站的进油口设有磁性过滤器,能吸附回油中的细小铁磁物质;油箱内用不锈钢金属滤网分成二个区域,保证油泵吸口处的油质;箱体上部的双筒网式压力油过滤器过滤精度高,并有二组互为备用的不锈钢滤芯,方便更换。
3) 冷却:冷却器采用列管式油冷却器,换热管选用导热性能好的紫铜材料,管内壁是精加工的光滑面,外壁加工采用切削——挤压技术,是一种金属切削和塑性成形相结合的无切屑复合工艺新技术,形成的表面每个肋片从顶端到中心的部分构成v性粗锯齿形状,使之具有更高的凝液滴能力、热阻小,具有更高的换热系数。与光管相比,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其表面积增加4倍以上,提高热效率30~40%。根据冷却要求,两组冷却器串联。
4)其它:稀油站内还设有电加热器、油位显示计、安全阀、进人孔、空气滤清器以及排油口等。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